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加快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是牵引发展的强力引擎。守好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标瑞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更多制造业单打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满天星”。

市人大代表吴成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这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黄山市应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关键技术,优化人才政策,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依托本地生态优势,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科技协同和产业对接,共建创新生态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市人大代表王民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走好绿色转型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一链一策”完善重点产业链锻长补短机制,加快祁门县电子电器等产业集群建设。电子电器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行业之一,要进一步推进全市产业链协作配套,提升产业本地配套率,对重点培育领域出台配套专项支持政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县域乃至市域产业供应链的深化融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助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市政协委员邹兵:科技创新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当前,黄山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建议要加强数字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技术创新,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能级,积极推进新兴产业跨界融合;建强产业功能区,加强资金、人才扶持力度,引导优质项目来黄落户,深化产业链共建、科创协同,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图景,以只争朝夕的劲头争先进位、真抓实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市政协委员郑海燕: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答题”。面对新趋势,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议政企协同促转型,完善工业互联网共性技术研发扶持政策,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一批企业开展更深层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转型示范标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育高技能人才,助力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9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