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级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张开怀抱迎八方宾客 改革创新聚高端产业
皖东滁州,地处安徽东大门,居江淮之要冲,纳南北之灵气,琅琊山、醉翁亭、小岗村,享誉世界。而诞生于1992年的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伴随着“大滁城”“大江北”建设的狂飙突进实现快速崛起、发展和转型升级,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成为“现代化产业的引领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一流营商环境的示范区”。
2024年,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40个。连续三年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位列50强,其中,2024年又比2023年前进14位,在全省保持第3,取得考评以来最好成绩。
埋头苦干、奋楫争先、开拓创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滁州经开区已从一片荒野农田发展成为区域面积62.53平方公里的发展沃土,2021年正式跨入“千亿园区”俱乐部,形成了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伏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先后被评为“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家电)”“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中国食品产业基地”“全国智能家电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并获批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其中,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聚集了博世西门子、康佳、惠科光电、长电科技、东菱电器、立讯精密等知名企业,如今已形成了以冰箱、洗衣机、空调和彩电四大家电为主导,以小家电为补充,家电装备、家电配套件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并逐渐展示出以家电信息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为支撑,形成智能家电从装备制造到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检测、物流运输至线上线下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体系新特点。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聚集了瓦卢瑞克、永强汽车、鲲鹏装备模具等国内外企业。绿色食品产业聚集了银鹭、养元、盼盼、洽洽食品、东鹏、蜜雪冰城、德青源、嘉美等行业顶尖企业,成为国内食品产业的重要高地。光伏新能源产业聚集了隆基乐叶、东方日升、天合光能、国轩高科、福斯特等头部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光储产业链。
今年,滁州经开区正坚持干字当头、创先争优,紧扣“双招双引”,毫不松懈抓落实、蹄疾步稳促发展,奋力开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力抓招商,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字头”“国字号”企业,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40个。围绕滁州市打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目标,促进企业增资扩产,做到“服务好一个,引进来一批”。紧盯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突出招引“小巨人”“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推动产业链整体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大外资招引力度,深入实施“徽动全球”滁州行动,支持引导园区外资企业增资扩产。
聚力兴产业,巩固经济持续向好态势。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一手抓未来产业布局,加快推动先进装备制造、健康食品、智能家电、光伏新能源等产业结构改造、绿色改造、技术改造、智能改造,加快实现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谋划推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推深做实产业链“链长制”,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
聚力促创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引导企业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道路。深化产学研用对接合作,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积极引育“国字号”创新平台、省级科创载体,力争各类创新平台超180个。树立“首先为项目服务、首先为人才护航”的理念,实施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少于50名,着力营造高水平创新生态。
聚力优服务,全面提升一流营商环境。树牢“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理念,持续深化“双对标”活动,坚持企业家“站C位”,常态化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等各类联企活动,及时解决各类诉求。深入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强化政策兑现。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落实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功能建设和“一口收办机制”,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以“一诺千金”的营商环境赢得广大客商的“一见倾心”,持续擦亮“亭满意”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