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如东栟茶方凌垦区内,南京农业大学试种的甘薯开始采收、采样;省农科院稻油轮作项目播种的油菜籽已发芽出面;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总站与南京农业大学委托试种的3种耐盐水稻陆续收割结束。“经过10多年的综合治理,垦区现有3000多亩土地土壤含盐量稳定在2‰至6‰之间,适宜开展多场景技术应用和多品种作物适应性研究。”垦区负责人沈志荣告诉记者。
4年多来,除了袁隆平“海水稻”团队来此开展“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并刷新全国高产纪录外,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也先后在方凌垦区开展了盐碱地降盐提肥改良技术,以及耐盐水稻、有机甘薯、稻油轮作等作物栽培技术攻关,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短短数年间,这片昔日的“不毛之地”已变身成高校院所的“技术孵化基地”。
十年综合治理
助力破“碱”重生
仲秋时节,万物丰茂。28日下午,走进方凌垦区,随处可见已经收割完成的稻田,田地里整齐排列的稻茬,无不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很难想象,5年前这里还是贫瘠的“农业荒漠”,如今,水稻、小麦、油菜、甘薯等作物四季轮作,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改变主要得益于垦区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综合治理。
方凌垦区是2011年由沿海滩涂匡围而成的,如东裕隆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包后做过取样调查,当时的土壤含盐量高达20‰。“那时的土质情况概括起来就四个字——盐、板、沙、瘦,任何农作物都无法生长。”沈志荣介绍,2012年起,公司开始推进盐碱地改良项目,初期主要采用“以水压盐法”,通过大水漫灌,将土壤中的盐离子稀释并带到土壤耕作层以下,之后种植“吃盐植物”田菁来进一步降低耕层土壤盐分,并在其长到一定高度后,整株翻压作肥料,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以田养田”、治理盐碱地的目的。
从“寸草不生”到“荒草丛生”,裕隆昌公司用了7年多的时间,“真正让这片土地破‘碱’重生的,是扬州大学探索出的滨海盐碱地降盐提肥技术。”沈志荣说,2019年,扬州大学“沧海桑田”科技服务团队入驻方凌垦区后,从工程改良、生物改良、农艺改良和化学改良等4个方面提出了适用于滨海盐碱地的10余种方案,为方凌垦区“量身定制”了一套降盐提肥技术体系。经过多年系统的治理,目前,方凌垦区3000多亩土地已能够种植小麦、水稻等常规作物,部分地块土壤盐分降低至1.5‰,有机质含量提升至25克/千克左右。
多种适应性研究
向土地“要效益”
经过6个多月的生长,方凌垦区的有机甘薯迎来收获季。“今天采收的是密度实验小区,品种为西瓜红,一共采集了80个样品,将重点分析比较两个密度处理:株距15或25厘米的产量情况。”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污染物管控与修复岗岗位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陈亚华介绍,今年还设置了病虫害生物防治、直立生长、不同垄宽等多种组合实验,目的是筛选出一套适合盐碱地种植甘薯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依托方凌垦区的滨海盐碱地,陈亚华团队已连续6年进行盐碱地有机甘薯绿色无公害种植模式探索,并将实验结果应用于盐碱地生产实践。“去年试种的‘济薯26’亩产量能达到万斤,今年,我们选择了市场认可度更高的西瓜红、哈密、烟薯25、丝滑等品种试种。”陈亚华说,从当前的采收结果来看,当西瓜红种植密度为5500—5600株/亩,株距为15厘米时,亩产可达7326斤,是可以获得较高收益、推广应用前景较好的配置组合。
除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红果果”收获喜人,省农科院在方凌垦区实施的稻油轮作示范项目也取得了不错进展。眼下,前茬水稻已全部收割结束,50亩的试验田被分成数个实验模块,分别播种了不同品种的油菜。“我们的目标是筛选出耐盐碱、周年茬口适宜的水稻、油菜品种,在中度盐碱地上实现水稻和油菜接茬轮作,一田双收。”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艳介绍。
事实上,自2020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选中方凌垦区建立“海水稻”试验种植基地以来,该地已先后示范种植了“超优千号”“创丰优丝苗”“饲油2号”“宁香粳9号”等数十种耐盐作物品种与常规优质粳稻,其中,水稻单产由原先的每亩约250公斤,增加至2023年500亩平均单产超过650公斤,有效激发了盐碱地作为“潜在粮仓”的价值。
高产栽培技术
盐碱地成功逆袭
18日,方凌垦区220亩“海水稻”开镰,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总站与南京农业大学委托试种的3个水稻品种平均亩产超过700公斤,基本达成适应性试验目标。
“多年来,我们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有效对接,引入了一系列前沿高产栽培技术。”如东县作物栽培站站长於永杰介绍,今年,通过技术应用,他所领导的团队成功让杂交粳稻在盐碱地上展现出了高产潜力。
从白花花的盐碱地逆袭为丰产高产的“新粮仓”,方凌垦区加速蜕变的背后,是一个个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落地开花”的结果。在水稻种植方面,如东技术团队引入硬地硬盘育秧、“水稻主产区精确定量栽培”、“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一体化”、超高产肥水高效运筹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栽培技术,实现了系列科研成果在盐碱地上的精确组合应用。有机甘薯方面,陈亚华团队依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各岗站资源,不断探索集成“优良品种+地膜覆盖+膜下滴管+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公害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让耐盐碱、耐旱的甘薯成为高效利用和改良滨海盐碱地的新“良种”。稻油轮作方面,省农科院应用集成高产减排省工节水栽培技术,为盐碱地大规模推行轮作法积累了数据支持。
“方凌垦区改良田的含盐量各不相同,在这里可以开展各类耐盐品种和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高校院所能将这里当作‘技术孵化地’,不断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沈志荣说,垦区也将全力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为盐碱地现代农业成套技术开发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支撑。
日报记者 徐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