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023年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化设定和系统化部署,全面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奖惩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努力打造公平竞争审查新模式,形成新格局取得新成效。
创新“四步法”强化源头把控
实现审查主体市、县、镇三级全覆盖,分类实施一般政策自我审查、专项政策备案审查、重大政策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审,严把审查源头关。“层层设防”和“专家会诊”让审查更精准更严格,不仅提升了公平竞争审查质效,更有助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积极推动监管防线前移,我市在全国首家建立起草机构初审、法律顾问复审、监测评估系统风险评估、内部特定机构复核的内部审查“四把关”即“四步法”流程,2023年通过“四把关”审查政策措施件252份,结论准确率达到99.64%。据悉,在此模式推动下,去年我市实现了存量政策措施清理率100%、新增政策措施规范审查率100%、问题政策措施处置率100%。这些数据,得益于我市全力构建事前预防机制,让问题解决在源头,处理在发端。
织密“检查网”提升监管效能
为防范少数政策制定机关内部审查把关不严、审查质量不高等问题,持续织密监督检查网,确保审查标准不打折。去年9月,市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2020年以来市、县、镇三级政府部门出台的6397份政策措施进行集中清理,下架过期文件974份,修订6份、废止2份。在此基础上,全面建立文件目录清单和文件库,实行分类归集、定期抽查、动态更新,“清单式”管理,让监督更精准。
此外,“智慧查”也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能。我市引入了公平竞争审查大数据监测评估系统,每月对全市上网文件进行监测,并对重点部门进行定向抽查。去年以来,共监测和抽查文件3.44万份,发现疑似风险文件259份,发送整改函24份,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打破原有政府文件同级监督不严不细的工作困境,变同级监督为上级督导,蹚出一条存量审查清理“新路子”。针对监测评估中发现的高发频发问题,市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制订发布《产业政策公平竞争审查负面清单》《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提示单》,强化风险预警提醒。
在盐城市市场监管局网站设有“公平竞争监督台”,集中受理全市相关投诉举报。目前已处理举报线索2起,均由联席办进行初步核查,并就存在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到位。积极探索开展企业异地经营举报响应和维权工作,对我市企业举报反映在市外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经营活动中,遭遇地方保护等问题的,将向省市场监管局上报或将举报线索移交相关地区市场监管部门核查,跟踪处理结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坚持“真督导”压实审查责任
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等于是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对各地各部门工作推动很大,强化了政策制定机关内审的主动性,审查质量明显提高。自会审制度实施以来,全市会审政策措施52份,其中市级31份、县级21份,仅有2份被退回修改。我市还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纳入对部门和地区综合考核、营商环境考评、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
据悉,对政策措施出现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经提醒告诫后不及时纠正、连续两个季度在监测抽查中发现问题的情况,对政策制定机关行政负责人进行约谈,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对约谈后仍不纠正、造成全国性负面影响或社会广泛关注、被国家反垄断机构立案调查的,由市公平竞争联席会议办公室移交本级纪委监委机关按照相关规定处理,进一步压紧压实各地各部门公平竞争审查责任。
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作为牵头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公平竞争倡导,形成社会共识。面向各级政府部门开展竞争政策解读,提升领导干部落实公平竞争政策的意识能力。面向经营者开展合规培训,强化经营者公平竞争主体责任。面向社会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维权意识,造浓公平竞争的社会氛围,为打造运营成本最低、办事效能最高、贸易投资最便利、发展预期最稳定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