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文化特派员“助”村记

春暖花开,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节。

3月27日,距离我市启动村落徽州文化特派员工作,出台《黄山市村落徽州文化特派员工作实施意见》已有半年时间。首批50名村落徽州文化特派员奔赴50个选派村,沉下心、俯下身,行走在乡间村落,把文化植入乡村,用文化赋能乡村,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从“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一场以文化为纽带的基层创新实践正在黄山的广袤乡村徐徐展开。截至目前,我市文化特派员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549项,直接受益超31万人。

让乡村充满“文艺范”

相较于其他传统村落,黄山高新区长源村既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也没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更没有特色产业,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新村如何发展?村干部一直在苦苦思索出路。

王菲是土生土长的长源人,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是她的初心。“徽州的颜色不一定就是黑白,它也可以是悦目的‘多巴胺’,艺术的基因在徽州大地从未缺失,年轻人对文化有他们自己的解读。”去年,有了文化特派员这个“新身份”,王菲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不走寻常路、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才能在平凡中创造奇迹。黄山高新区管委会、黄山开投集团、新潭镇组建了长源国际艺术村项目工作专班,黄山开投集团与长源村强村公司以原村部大楼经营权入股,成立黄山市影溪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起了艺术家驻留“徽漂”计划。长源从“0”开始,从业态破题到向内生长,仅半年多时间,艺术的基因注入乡村,“无中生有”的长源以惊人的速度蝶变生长,客流蜂拥,成为热门打卡地。自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全村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王菲也化身“讲解员”,为大家讲述国际长源的精彩故事。

在文化特派员的努力下,黄山的乡村变得越来越潮,影响力越来越大,焕发出无限活力。

让村民产生文化自觉

休宁县志记载,五城镇星洲村因“陨石落于洲上而得名”。该村有蔬果种植、茶干米酒等农业产业,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农文旅融合度低等现实问题。

文化特派员徐芳来自市文化馆,派驻星洲村后,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精心谋划了“月落五城·醉星洲”二十四节气中华吟诵读书会,带领村民在吟诵中探寻诗意之美。在她的牵线搭桥下,市朗诵与演讲艺术协会、市老年大学、新安医学中医养生名家等陆续走进星洲,新春送春联、送文化、送健康等活动让星洲村民在家门口喜收“文化大礼包”。她还用徽州原生态民歌《捧果盒》的旋律填词,创作了《徽州豆腐谣》并在五城镇首届茶干产业发展大会上唱响。以文化加持,首届发展大会现场签约订单上千万元。

成立吟诵文化宣传队、打造特色农文旅场景、探索“星洲村—率水河畔”联动文旅线路……一张“文化蓝图”在徐芳的心中逐渐成形。在她看来,这幅图中的点睛之笔,应该是理念的更新、创意的加持,要保护、发现、活化乡村传统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自信,让村民参与其中。

“挖掘文化资源的同时,播撒文化种子同样重要。乡村的主体是村民,让村民真正产生文化自觉也是文化特派员的使命。”徐芳说,星洲带给她很多思考,文化的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只有真正对接百姓的需求,才能用文化追寻这片土地最美的味道。未来,她将深度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举办更多与村民产生共鸣的活动,在星洲这片热土上,讲好徽州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让乡土文化走向未来

夕照率水共一色,依山傍水看晚霞。屯溪区黎阳镇傍霞村依山傍水,生态绝佳,发展农文旅产业有很好的基础。作为文化特派员,项志国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与黎阳镇对接傍霞村的前期项目规划、定位、市场推广等。

“成为文化特派员以来,我深度参与了乡村文化振兴实践。通过挖掘古村落历史、策划民俗活动,切实感受到文化传承对凝聚乡村精神的重要作用,工作中既提升了自身对徽州文化的认知,也通过文旅融合促进了村民增收。”看着傍霞的闲置资产得到开发利用,村里的菌菇产业带动了村民就业致富,虽然比从前更忙,项志国却感到更充实更快乐。在他看来,文化特派员不仅要挖掘好乡村文化资源,也要守护好绿水青山,让乡村生态更优、村民共富。

“每年五六月份,‘林中仙子’寿带鸟就会飞过来,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也会齐聚傍霞,这里的鸟经济大有文章可做。下一步,我们还要大力发展研学、康养产业,利用文脉积极推进茶产业以及菌菇产业发展。”项志国说。

特派员们各显神通,歙县石潭村文化特派员胡建余带领书画家深入石潭村等古村落调研,用画笔为乡村添彩;休宁县儒村文化特派员张俊香协助承办“传统村落更新与活化”专题研讨活动,为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经验;黟县碧山村文化特派员胡燕参与组织鱼龙舞民俗活动,利用直播让更多人领略村落徽州的魅力;屯溪区南溪南村文化特派员吴厚琛深度挖掘徽州鱼灯、屯溪花灯文化资源,通过创新手段激活非遗生命力;黄山区沟村文化特派员彭健组织旅游行业专家到村研讨交流,对接引进民宿、新能源项目,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类似的生动案例在黄山还有很多,文化特派员如点点星火,在广袤乡村点燃文化创造力,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

为推动文化特派员工作走深走实,我市还建立了“双向选择+四级联动”机制,形成市级统筹、区县主责、镇村联动、特派员驻点的四级服务体系,把匹配乡村需求的政府、企业、乡村达人等资源整合起来,让优质文化资源跨越山海、浸润乡村。

文化特派员的到来,为黄山乡村播下了文化的种子。他们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手记:

文化特派员以向外拓展的视野,发现、营造、放大徽州乡村的多样性,聚焦徽州乡村的脉动和灵魂,注重特色化发展,用各自的才华和智慧,延续徽州乡村的记忆,让徽州古村落在时代的发展中更好地走向未来。

文化特派员制度,是我市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落实好文化特派员制度,是挖掘保护传承徽州文化的现实需要,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领跑的创新手段和重要保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6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