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近年来,该市不断强化创新引领,培育发展新兴主导产业,持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记者近日走进这座素有“淮畔明珠”之誉的城市,感受这座城市发展的脉动、干事的活力。
链上发力 抢跑新赛道
12月4日,记者走进蚌埠市怀远经济开发区的诺博汽车橡塑(安徽)有限公司,在密封条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上,一条条黑色的密封条随着机器的转动被生产出来。
“像这样的密封条每分钟能生产20米至30米,主要应用到汽车上。”该公司总经理田晶告诉记者,诺博汽车是长城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2022年3月与怀远县政府合作签约的“年产260万套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动工,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一期于今年8月底正式投产。
除深耕传统燃油车配套零部件产品外,该公司还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通过积累和研发,形成了成熟的工艺,生产能级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合众汽车等多个品牌的配套供应商。“等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橡胶制品产能达200万台套,对于当地汽车零部件产业会有更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田晶说。
“以诺博汽车一期产品投产为契机,对接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延伸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怀远县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廖军说。该县将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首位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围绕重点企业延链、强链、补链,一座汽车零部件产业新城正快速崛起。2022年怀远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总产值约35亿元,2023年上半年实现总产值约20亿元。怀远县汽车零部件产业成功创建了省级出口汽车零部件质量安全示范区、安徽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在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仓储车间,只见叉车来回穿梭,正在运送制造涂覆材料的核心原料——勃姆石。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壹石通主营产品包括新能源锂电池涂覆材料、电子通信功能填充材料、低烟无卤阻燃材料三大类。
“在锂电池涂覆材料领域,我们目前已经做到了国内领先,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提供产品。”该公司董事会秘书邵森说,企业坚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注重从研发到量产的过程中与市场紧密结合,根据客户需求持续推动勃姆石产品的更新迭代,成为全球锂电池用勃姆石的主力供应商。
工业是蚌埠经济发展的命脉和基石。工业兴则蚌埠兴,工业强则蚌埠强。“今年,我们将汽车零部件产业与新型显示、新能源、智能传感、生物化工等产业一起明确为五大产业集群,坚持链上发力,推动一大批优质项目加快落子布局,为蚌埠竞逐产业新赛道蓄势聚能。”蚌埠市相关负责人说。
抢抓新赛道,才能赢得新机遇。今年前11个月,蚌埠汽车领域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2个,总投资102.1亿元。目前,拥有汽车全产业链规上(限上)企业228家,全省第6。
优化环境 助企快发展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蚌埠工业基础雄厚,创新能力强劲,发展光伏和新能源产业有基础。近年来,该市在全省率先印发了《蚌埠市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大力推动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并集聚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力量,着力打造了一批光伏和新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
12月5日,记者走进位于蚌埠高新区的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在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生产线上,经过镀膜、溅射、加热、封装等工序,一块块太阳能电池组件被生产出来。
据介绍,该公司主要从事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的生产及产品开发。所生产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广泛适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屋顶分布式、户用发电、智慧农业等众多领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截至今年10月,公司光伏实现产值2.91亿元,同比增长253.03%,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3.5亿元。”该公司综合管理部行政经理胡亚楠说。
“我们坚持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务,助力企业快发展。”蚌埠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方浩亮介绍,园区始终坚持产业强区战略,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培育了凯盛科技、国显科技、双环电子等一批产业链骨干企业。硅基新材料产业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并多年被工信部评为“五星级”基地。
在蚌埠双环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一个个电子元件产品映入眼帘。“别小瞧了这些小器件,它们可是应用到神舟飞船上。”该公司副总经理邵建强说。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各类电阻器、电感器、高压直流继电器等电子元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通信等领域。
“从占地3亩的小厂,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占地115亩、产值3.5个亿的集团公司,我们的发展不仅在于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帮助。”邵建强告诉记者,蚌埠市及高新区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用工、用地等问题,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奖补政策对企业支持力度很大。
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蚌埠全力提升为企服务效能,大力推进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及全程网上办“零见面”,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一照通”改革、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等,在全省率先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奋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为打通反映问题渠道,蚌埠常态化开展“优环境、促发展”现场集中办公活动,创新开展“亲清有约周五见”活动,扎实开展“千企万众评科长”活动,积极开设“蚌埠发布·新媒问政”“码上办、马上办”“96388”营商环境监督专线,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全渠道收集企业意见。
安徽海勤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进驻蚌埠,不到半年公司项目即投产。“这跟政府支持有很大关系,我们用水用电招工等问题一反映,相关部门立即回应,解决速度也快。”公司总经理刘新说,公司主要从事电视驱动显示电路板、交互式智能终端及智能会议系统等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由深圳海勤集团投建,“如今我也化身为蚌埠招商‘大使’,正力邀上下游合作伙伴来蚌投资兴业。”
该市还创新“工招园”机制,打破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和园区服务中部门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全程推进招商洽谈、签约落地、项目建设、竣工达产、政策兑现等各个环节,形成从招到办、到帮扶的全周期闭环管理。
集聚人才 激发新动能
在蚌埠市蚌山区,安徽德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我们主要从事导电导热材料、摩擦材料、铜粉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每年都会推出1个到2个新产品。”公司董事长朱胜利告诉记者,持之以恒的创新让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企业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在蚌埠市支持下,德诠新材料正筹划与高校建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定期选送年轻工程师到学校深造。朱胜利说,蚌埠相关部门经常组织各类人才对接、科研成果对接等活动,“不久前,我参加新材料产业人才对接交流会,一下子收获两个合作意向,目前正积极对接落实。”
朱胜利口中的新材料人才对接会,即在蚌埠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系列活动之一,当天吸引中国科大、华南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院所及相关企业参与,同步在蚌埠学院开展了校园专场招聘。“这次活动也是我们‘人才蚌埠行’系列活动之一,通过搭建对接交流平台,促进人才合作,转化科技成果,助推产才融合。”蚌埠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今年以来,紧贴重点产业发展需要,蚌埠分领域组织开展“人才蚌埠行”系列活动,累计举办20多场次,吸引来蚌院士、行业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1490余人次。
蚌埠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等中央、省属研究院所7个,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1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5所。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发展需要,该市统筹推进院校学科布局优化调整,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与安徽科技学院合作开设玻璃新材料专业,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新能源专业,蚌埠学院新增人工智能、材料制造等多个紧缺专业,实现驻蚌高校学科专业与重点产业的精准匹配。
人尽其才,离不开政策的助力和平台的支撑。蚌埠升级集成16项产业人才支持措施清单,实行顶尖人才顶级支持,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最高给予2000万元股权、债权支持,对急需紧缺“双创”领军人才最高给予200万元资助奖补,全面构建人才创新创业、培育激励、服务保障等完整政策链条。今年以来,蚌埠市累计引育省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专家、硕博专才、高职称人才1330多人。
人与城的双向奔赴,让淮畔珠城创新活力不断涌流,产业发展动能澎湃。
蚌埠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化担当、奋勇争先,不断提高工作标杆,聚力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加快建设“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记者 汤超 孙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