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春耕备耕正当时 通州田野奏响春日“希望曲”

近日,气温回暖,大地解冻,通州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涌动着春耕备耕的热潮,田间地头满是忙碌的身影,奏响了一支生机勃勃的春日“希望曲”。

在通州万亩粮田,大型拖拉机正轰鸣作业,负责开沟的师傅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旁,江苏农垦海安分公司金沙基地主任黄建正专注地盯着新开的沟系。“今年我们采用了北斗导航直线辅助行驶功能,你看,这沟又直、间距又准!”黄建兴奋地介绍着,“去年人工拉线开沟,线一长就容易被风吹歪,沟也就跟着歪了。今年可不一样,这对后续的落谷工作帮助太大了,再也不用担心落谷机械掉沟里。”

此时的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区农业农村局作栽站站长吴永军穿梭在麦田间,仔细查看麦苗的生长情况。他介绍:“今年我们通州的小麦、油菜、蚕豆种植面积和去年基本持平,分别稳定在41.5万亩、16.35万亩和8万亩。现在农资供应充足,主要肥料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左右,这对农户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吴永军蹲下身子,轻轻拨开麦苗,继续说:“目前,小麦正处于关键的管理期,除了要施好返青肥,化除工作也刻不容缓。杂草太多会影响产量,特别是晚播小麦,苗情较小,近期下了场雨,雨后化除效果最佳。”不远处的油菜地里,油菜长势喜人。吴永军指着油菜田说:“油菜现在进入蕾薹期,这个时候施肥很关键,蕾薹期的肥料要占到整个使用期的20%以上,对增产增收影响很大。播种晚的油菜,还要做好化控,能防止倒伏、增加产量。”

在顺跃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田边,合作社负责人瞿国华正操控着植保机进行小麦化除工作。“我们合作社种了400亩地,去年小麦亩产550公斤。今年小麦长势不错,现在趁着气温合适,赶紧用植保机打药除草。”瞿国华一边操作机器一边说,“这机器可帮了大忙,一次能装750公斤水,打20~25亩地,300多亩地一天就能打完,要是纯靠人工,根本忙不过来。”谈到合作社的机械化程度,瞿国华满脸自豪:“现在我们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了,播种、施肥、插秧、打药都有机器帮忙,效率高多了。春耕的肥料我们都准备好了,等到4月15日左右小麦出穗时,再用无人植保机防治病虫害,像赤霉病、蚜虫这些都能及时控制住。”

为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通州在农机调配方面也做足了准备。吴永军介绍:“全区有12000台联合收割机、700多台烘干机、1200台插秧机,还有1000多台播种机及拖拉机配套设备,从春播到夏收,这些农机都能‘拉得出、用得上’,稳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此外,水稻秧田的准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水稻种子供应充足,不少农户已经提前订购。吴永军提醒农户:“订购种子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茬口、轮作换茬,还有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长短。这几年常有高温天气,尽量选耐热的品种,这样才能保证水稻稳产稳收。”

眼下,通州各地春耕备耕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农资供应到田间管理,从农机保障到技术指导,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上,农户们满怀期待,用勤劳的双手播撒下春的希望,为全年粮食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9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