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聚焦粮食烘干短板,大力发展产地烘干,通过开展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扶持,市、县财政出台配套扶持政策,保障粮食烘干设施用地需求,加快煤炭热源替代发展绿色清洁烘干,以县为单位合理规划布局,共建成粮食烘干点1119个,烘干机保有量达5918台套,批处理能力132901吨,产地烘干能力达96.41%,已接近2030年省定97%的目标值,正常年景可以满足粮食烘干需求,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烘干机总量趋于饱和。建湖、射阳、大丰、盐都、亭湖等5个县(区)已达到或超过100%,响水、东台等2个县(市)超过80%。
烘干热源清洁化进展明显。采用生物质颗粒的3851台,占65.07%;电能的167台,占2.82%;燃气的367台,占6.2%;煤炭的1300台,占21.97%;柴油的233台,占3.94%,生物质、电能、燃气等三种清洁热源占比达74.1%。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大多数厂家新生产的热风炉已改为煤炭和生物质通用。
烘干成本总体可以接受。煤炭和生物质烘干每斤成本约0.02元至0.03元,电能烘干每斤成本约0.035元,柴油烘干每斤成本约0.05元,天然气烘干由于执行商业用气价格造成成本略高,每斤成本约0.05元至0.06元,均低于人工晾晒的成本。
烘干效益相对可观。1台批处理能力15吨的烘干机年烘干粮食750吨,每斤毛收益0.02元,年毛收入可达3万元。粮食收储主体因收储量大、烘干效益可观,发展烘干的意愿较为强烈。村集体从保障自身粮食安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出发也积极建设,全市有25个村集体通过项目扶持或村集体积累建设粮食烘干点(中心),年收益可达5.5%到15.1%,大多高于银行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