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又是一年“12·13”。

凄厉的警报声将再次响彻南京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和平大钟也将再次撞响。“哭墙”前,幸存者及其后代鞠躬、献花;马路上,车辆停驶鸣笛,行人驻足默哀……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纪念着87年前在那场浩劫中遇难的亲人们、同胞们。

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1937.12.13”,这个满含伤痛和血泪的日子,承载着一个民族刻骨铭心的记忆。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这是对死难同胞最高规格的悼念,是中华民族对苦难历史的深刻铭记,是中国人民不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响亮宣示。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今天,202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让我们再次以国之名深切缅怀死难同胞,铭记山河破碎之耻,坚定奋进前行之志!

国家决定——从地方悼念到国家公祭

“为了更好地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捍卫人类尊严的正义立场,更好地警示和教育国人……”时隔近20年,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首倡者赵龙,仍能背诵出自己当年手写的提案内容。正是在这份提案中,他首次建议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采访中,赵龙向记者展示了这份提案手稿影印件,提案总共5页纸,题为《关于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建议》,49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的签名占去2页,涉及提案内容的虽仅589个字,但字字千钧。

赵龙的手指在纸上摩挲着,思绪回到了20年前。“2004年,我和孩子第一次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除了沉重和悲愤,也倍感困惑和震惊。”赵龙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惨案遗址中,波兰的奥斯维集中营和日本的广岛和平公园已先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人类浩劫、中国人民历史的大灾难,却仅仅是在地方层面进行悼念,纪念馆本身也是地方性的机构,这跟国际通行做法差异很大。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南京之悼,国人之悼;南京之痛,民族之痛。”抱着这样的想法,2005年3月9日,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赵龙,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首次提交了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提案。没想到,这份提案一“现身”,就得到委员们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并主动要求加入联名,最终形成了一份49人的联名提案。

此后,赵龙在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数度口头阐述了他对设立国家公祭日的观点。

2012年是赵龙全国政协委员任期的最后一年,在当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他又一次提交了和国家公祭日有关的提案,即“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纪念馆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邹建平在全国两会上提交议案,提出应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再次引发热议。

代表委员共同呼吁推动,国家公祭日入法终于在2014年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当年是出于怎样的动力,写下了国家公祭日的提案?”面对记者的提问,赵龙沉思片刻给出了回答:“一是出自一个中国人的良知。面对南京大屠杀惨案,我觉得应该去做一点什么,才能对得起民族、对得起自己;二是出于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我是工作生活在南京的全国政协委员,我觉得我更有责任也更具备条件向国人呼吁、向高层进言;三是出自一种人文关怀,尊重人、尊重生命。”

从地方公祭上升为国家公祭后,南京大屠杀越来越被全世界更多的人“看见”。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2017年,加拿大马尼托巴省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世界力量共同纪念,以期悲剧不再重演。

“使世界永不忘记,让国人永世铭记,正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所在。”赵龙说。

地方立法——从一馆到一城,从一日到一年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街边的行人也驻足默哀,南京,仿佛凝固在这一分钟。

默哀一分钟,这并非只是情感和道义上的倡议,也是法规上的硬性要求。

时钟拨回到2018年,南京市有关各方认为,有必要把许多行政行为以立法形式固化下来,比如将此前市政府倡议的“默哀一分钟”等仪式以法规条文固化。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南京作为国家公祭活动举行地,制定这样一部爱国主义导向的法规非常有必要。”时任南京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姚正陆在接受采访时说。

2018年12月13日,全国首部国家公祭地方立法《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在促进国家公祭活动保障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方面填补了立法空白,对如何做好公祭活动保障和公祭设施的日常管理、如何划定政府职责和公众义务、如何关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如何对“精日”行为划定“法律红线”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起草《条例》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明确立法目的。是保障国家公祭那一天,还是也保障国家公祭之外的另外364天?常态性的纪念是限于纪念馆一处,还是整座城市都要参与?通过反复论证,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即这部法规的主旨是“从一馆到一城,从一日到一年”。这一思路也得到了省市人大的支持。

2018年5月22日,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主任孙勇和同事受南京市人大机关委托开展立法前评估并起草法规文本。“我们课题组成立后,第一件事情是先做民意调查,在全市发放了2200份民意调查函,涉及社会各界群众。”孙勇回忆,从社会反映看,绝大多数人赞同立法,“这也是我在起草过程中深受触动、记忆很深刻的。”为增进认识,立法团队还专门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死难同胞。第一次审议法规草案时,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也集体到纪念馆举行祭拜活动。

南京先后召开76场座谈会,征求72个街道(镇)、227个社区(村)及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听取283名市人大代表、1347名区人大代表、16000余名各界群众等意见,收集立法建议400余条……2018年11月23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举行,《条例》在会上获全票通过。

“之后的6年时间里,从线上到线下,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的宣传普及工作从未中断,相关执法部门对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言论、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同胞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惩治。”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负责人介绍。

6年过去了,《条例》已然成为全体南京市民的行为准则——

每年12月13日10:01,警报声响起,江上的轮船、路上的汽车跟随鸣笛,行人驻足就地为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已化为每个人的身心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说,纪念馆比原来更加肃穆,观众自觉着素服,保持安静,有序参观;居住在丛葬地附近的居民反映,每每前往丛葬地,纪念碑和其周边道路都被打扫得十分洁净;南京市的中小学生熟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人人知晓、人人可讲南京城的那段惨痛记忆……法律支撑下的仪式感,是向历史致敬,也是向国内外宣示:我们会铭记历史、不忘过去,更会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全民守护——让民族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

12月的“哭墙”前充满泪水与哀思。12月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现场,90岁的刘民生、95岁的夏淑琴、96岁的艾义英在家人搀扶下来到纪念馆的遇难者名单墙前,再一次为逝去的亲人送上鲜花并致以哀思。

“那段痛苦的记忆,我永远也忘不了。”夏淑琴抹着泪水,沉浸在压抑悲伤的情绪里无法自拔。这些年,她一次次用亲身经历,揭露战争的丑恶,“我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日本政府亲口对我说一声‘对不起’。”

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是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这两年,她积极参加面向中小学学生的志愿讲解工作,还多次为即将出国的孩子上“行前一课”。她说:“一次次讲述,不是为了让人们记住仇恨,而是要记住历史、守护和平。”

时间让那些亲尝伤痛和屈辱的幸存者不断“凋零”。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存32人。

庆幸的是,一场有关记忆传承的接力正在持续。前后已有三批共32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接过接力棒,他们或是走进纪念馆、走进校园,为观众和学生讲述家族的故事,或是开通微博、抖音等,将历史真相传播给更多人。

不仅仅是幸存者后代,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也参与进来,共同传承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记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志愿团队,他们由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组成,他们用自己的特长和语言,通过志愿讲解、翻译史料、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向世界讲述南京历史、传播和平之声。

来自巴基斯坦的永强就是一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目前正在东南大学读博,“我经常带留学生来纪念馆参观,将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讲给他们听。每次参加纪念馆活动,也都会在微博、脸书、照片墙等社交平台介绍南京大屠杀历史,分享在馆里的所见所闻,希望通过这些,把对和平的祈愿传递给更多的人。”

“今天,我们回望历史,不是为了沉湎于苦难,而是为了以史为鉴,捍卫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的“七七”“八一五”“九三”“九一八”等重要节点,纪念馆都会举行抗战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同时会不定期举办紫金草主题展、抗战版画展、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面向观众举办紫金草和平讲堂、历史记忆与和平主题的文创设计大赛等,就是为了引导人们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何止是纪念馆,整个南京城都在不遗余力地守护和平。

2017年8月31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International Cities of Peace)正式通过批准南京成为世界第169个“国际和平城市”,南京也成为中国首个加入该协会的城市。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坚持学术研究和资政建言并举,打造了专业的学术研究阵地——《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中英日法文刊,在加强基础研究、深化民族记忆、加强国际传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自2021年成立以来,深入挖掘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细节,进行了50余场海内外访谈,汇编出版了《对话拉贝》一书,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传播和平理念;用和平文化理念引导城市发展,南京强化相关遗址保护,召开南京和平论坛,组织开展一系列和平反战主题的话剧、舞台剧、音乐剧等文化节目……

曾因战争而蒙尘,今因和平而闪光。“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今天,202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青少年朗诵者饱含深情、铿锵有力的诵读声将再次回荡在南京上空,向世界传递亿万国人的共同信念——以史为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将更加光明!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8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