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豫镇人大紧扣乡村振兴发展主题,聚焦民生热点,服务保障大局,切实发挥监督和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充分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担当。
“我家有六、七亩地,除了必要的口粮外,还种一些瓜果蔬菜,自己家吃不完,就卖到村里,他们收购价比自销价还略高一点,挺好的,这也是给我们增加了一部分收入呢。”前不久,大豫镇强民村村民张建忠把自家种的冬瓜送到村部,验货、过秤、算账......拿到钱的老张脸上乐开了花。
强民村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村里不少农户以种植、养殖为生,其中不乏年龄大、种养规模小、缺少销售门路的农户,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大豫镇人大代表们积极外出考察、调研,发挥人脉资源优势,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强民村与南通强村启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形成对接,由村组织开展农产品收购、质检、包装、贴牌,将零散农副产品通过特色包装形成“精品农家蔬菜”,定点销售,截至目前,强民村已开展5批1000多份销售,带动60多户农产品销售。
这是大豫镇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动缩影和具体实践。今年以来,大豫镇人大以人大代表联系点为载体,积极推行“人大代表+基层治理”模式,并充分利用镇人大代表服务中心这一主阵地,开展研讨活动,逐步形成“年度拟定议题、定期组织活动、形成共识建议、付诸实践运用、展现成效成果”全过程融合式活动机制,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大豫镇是农业大镇,土地资源丰富,有着深厚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今年,大豫镇人大立足镇域实际,积极开展“整合土地资源,招引农业项目”专题活动,成功引进7000万元的“高标准智能大棚葡萄观光园”项目。“主要种植‘阳光玫瑰’,试种‘赤霞珠’‘金手指’等品种,正常挂果后,预计可年产葡萄700吨,年产值1200万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同时带动附近剩余劳动力就业,旺季期间可雇佣劳力200多人。”镇人大代表、一门闸村党总支书记黄浩新说。
聚焦乡村经济发展,切实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和监督促进作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今年以来,大豫镇人大建立督导机制,每月召开一次人大联络员会议,序时关注代表联系点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情况,同时,建立培育机制,梳理培育基层好代表、好做法、好事例,做好宣传推荐,人大工作取得明显实效。上半年,大豫镇的人大代表们深入重点项目现场,就项目设计、招标以及服务配套等方面提出建议,有序推动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市级农业产业园、公共空间治理等项目建设;协助大同村引进果树新品种,积极试种推广“中华丑梨”;助推周墩村与启东一家企业达成“老头蟹”订购意向协议,今年10月份后开展合作;协助东安闸村盘活集体资产资源、收回陈欠款项,增加村营收入共计25万元,并积极依托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变零散“巴掌田”为整片高产田进行土地流转,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38万元;立足村域产业实际,先后为强民村培育各类经营主体18家,促进农业土地规模化发展,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有效支撑。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大豫镇人大聚焦百姓关切,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梳理群众需求,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原来这条路上没有路灯,附近的村民都要摸黑走夜路,现在路灯安上了,路上亮堂了,我们出行也安全了。”今年春节期间,在得知兵房居委会靠近主镇区的村组选民希望自家排头路安装路灯后,大豫镇人大代表深入辖区,实地调研、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向社区两委反映群众呼声,兵房社区两委听取建议后,积极组织实施,于3月底在1组2组等路段安装路灯23座。望着道路两侧崭新的路灯,村民顾大爷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在东安闸村推进九贯河打桩护坡工程中,大豫镇人大代表主动靠前、深入一线,积极协助村里做好网簖地笼、岸边鸡舍、厕所等拆除清理工作,助推实现河道“零网簖”,“旧家园”蜕变“小公园”。
“接下来,大豫镇人大将继续围绕‘双实践’主题活动的部署,把握好重点工作和重点要求,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探求新作为,求取新成效,写好履职‘新答卷’,推动全镇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大豫镇大人主席秦海健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