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为政首,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做好稳产保供,不仅是确保人民群众扛稳“米袋子”的基础保障,更是丰富广大消费者“菜篮子”的现实需求。近年来,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对于稳产保供的重视日益加强,做好新时代稳产保供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只有不断加强政策导向,强化现代化、科技化对于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撑,赋能生态和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将稳产保供的基石夯得更牢、底气鼓得更足。
牢记“国之大者”,做好稳产保供是“底线”。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聚焦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到2023年省一号文件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扛稳扛牢稳产保供责任;再到2023年镇江《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筑牢农业根基。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三农”政策文件,纷纷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和稳产保供,足可以说明这项工作的分量之重、责任之重。无论是地方党委、政府,还是农业农村条线的相关部门,都需将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牢牢守住,更要将稳产保供工作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全力以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各项助农政策的落地落细,才能将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口牢牢把住,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生活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用好技术支撑,走好科技兴农之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装备、新理念层出不穷,在农业生产,特别是重要农产品生产上尤为明显。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论支持,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升级;从稻麦、蔬菜、畜牧、水产的种苗不断选优选强,到农机装备的高效化、智能化甚至无人化,近年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在不断攻关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突破,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走得越发铿锵,特别是在智慧农业方面,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各种智慧农业模式兴起,推动农业进一步从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决策与资源利用智能化、精准化、集约化。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有机融合,让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的号角吹得更响亮,农业生产有效克服靠天吃饭、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等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显著增强。
强化生态理念,让产量和安全走出平衡线。如今,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吃饱这么简单。在保障粮食安全、做好稳产保供的基础上,加快构建适应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绿色生态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为消费者的“米袋子”“菜篮子”贴上安全标签,是新时代稳产保供工作的应有之义。近年来,绿色、生态理念不断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化肥减量增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药剂等技术的应用,让大田粮食生产绿色化趋势更为明显;在养殖端,更为严格的质量安全检查,倒逼生产企业使用更加安全的喂养饲料和治病药剂;在销售端,更加优质的农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也让农户们认识到安全绿色的价值所在,重要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在多重保障下更加可靠。
水美而鱼肥,土沃则稻香。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科技的不断支撑和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根植下,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一定能牢牢守住,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也会得到真正保障,确保人民群众吃得饱更吃得好。(周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