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连日来,在铜山区棠张镇田河村广袤的田野上,农机轰鸣,犁铧翻飞,一片片土地被精心耕耘,一粒粒种子被播撒入土。“智慧农业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村里的种粮大户张龙欣喜地说。
从丰县的羊肚菌大棚到睢宁的花生种植基地,从新沂的水蜜桃园到铜山棠张的智慧农田……一幅生机勃勃的“三农”画卷正在彭城大地徐徐展开,全市上下正抢抓农时,为新一年的丰收播撒希望的种子。
连日来,我市农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新春第一会”精神,全力以赴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奋战“开门红”,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两河两湖两路”粮食安全产业带加速推进,为保证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55万亩以上、总产101亿斤以上奠定坚实基础。
积极开辟宠物食品新赛道,打造大蒜领军企业矩阵,延伸禽类加工企业新品链条……徐州农业产业化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农业系统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朝着万亿之城的目标奋勇前进。
在丰县梁寨镇数字农场种植大棚里,一排排整齐的育苗床排列有序。眼下,徐州正加快布局建设辐射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的工厂化种苗繁育基地,培育一批水稻、小麦、甘薯、辣椒等发展基础好、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打造现代种业“金字招牌”。
“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迎来‘蝶变’,五环路都市农业‘增彩’城市,和美乡村展现‘美好中国’……我们不仅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要强化26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和57个省际边界村的帮扶。”徐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升重点帮促村、省际边界村“造血功能”是重中之重,必须严守防返贫底线,不断拓展富民强村渠道。
新征程上,徐州正以“起步即冲刺”的劲头,不断学习和运用“千万工程”宝贵经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绘就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