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恋爱长跑终成陌路,昔日情侣对簿公堂。3月25日,记者从肥西县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调解一起因分手引发的经济纠纷案。男子要求前女友返还恋爱期间转账的20余万元及婚房份额,前女友则坚称款项系自愿赠与。经法官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房产归男子所有,前女友当庭返还5万余元。
“法官,8年的感情难道就是这么个结局吗?我为她付出了这么多,现在连个说法都没有!”余某攥着厚厚一叠打印出来转账记录,眼眶通红地站在肥西县人民法院三河人民法庭,最上头那张微信截图纸张边缘被他捏出了褶皱。
对面的张某别过头去,声音发颤:“这些年我的青春又算什么?他转的钱都是自愿给的,凭什么现在要我还!”“两位先冷静,我们坐下慢慢谈。”看着眼前“反目成仇”的昔日情侣,法官将两人分别引入调解室。
原来,余某与被告张某相识于大学校园,2017年开始恋爱。经过8年恋爱长跑,即将迈入婚姻殿堂。然而筹备婚礼过程中,性格冲突彻底爆发,余某提出分手并要求分割房产、返还钱款,协商未果后诉至法院。
“工作期间,我每月都将部分工资转账给她,两年累计有20余万元,其中10余万元是作为彩礼。2024年,我们在合肥购置婚房,她出资7万元,房产登记在我们两名下,现在我要求房子归我,她出的首付款从每个月我给她的工资款里抵扣,她再还我6.5万就行。”余某将先前计算出来的表格推至桌前。
听见余某的话,张某情绪激动,突然泪流满面,一边抽搐一边说道:“我最美好的八年青春时光全给了他!这些微信红包是他自愿给我的,再说了房子首付我也要要回来!”眼见双方情绪失控,法官当即暂停调解,转入开庭审理。
在法庭调查阶段,因余某主张的款项明细众多,且双方对房屋是否贬值及现值未能达成一致,法官遂休庭让双方核对转账明细及确认房屋价值。休庭期间,法官利用“冷却法”,劝导二人理性处理问题,寻求和解途径。
经过前期调解与法庭调查,双方也对应当返还数额有了大概预估,张某向法官表示愿意返还部分款项。眼看双方差距逐渐缩小,为更好缓和矛盾,法官继续引导双方当事人自行沟通。
“即使分手也要好聚好散,8年的青春投入是双向的,不要感情用事。”法官劝说张某体谅余某的实际情况,适当让步。
双方念在8年感情基础上均作出让步,最终达成和解,确认房屋归余某所有,张某返还余某5万余元,并当庭完成支付。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邵晓杰 通讯员 张小雪 蒋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