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建立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74个
“如果这边发生火灾,会造成火势横向蔓延。这条通道上还停了电动自行车,一旦燃烧起来,会造成更大的损失。”12月5日,在南太湖新区龙溪街道开展的一场针对架空层的多部门联合消防检查行动现场,该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负责人何双林指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要求物业公司立即整改,合理规划停放区域,并做好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维修管理。
龙溪街道城乡交错、村居融合,拥有各类经营主体77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162家,出租房屋5000余套,新居民近7万人。面对人口流动性大、治理单元结构复杂、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一系列基层治理难题,该街道在全市“警应消”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成立“应消城警”一体化管理中心,打造升级版应急消防管理站。
“过去,各部门各自为政,重复检查、标准不一,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何双林说,如今,通过“应消城警”一体化管理机制,实现了各部门从各自为政到协同作战的转变,减轻了企业的迎检负担,还提升了隐患排查的专业性和整改效率。
今年以来,我市公安、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3部门联合,创新出台了会议联席、数据联享、风险联研、信息联通、隐患联治、案件联办、事件联处、服务联动的“警应消”八联工作机制,打造“警应消”一体化湖州样板。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74个,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689次、集中整治行动58次,发现隐患问题3.8万个,整改率93.8%。
“我们不仅打破了物理界限,实现了多部门在同一场地联合办公,更重要的是在职能上实现了深度融合。”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负责人吴浩介绍,“警应消”工作机制,围绕分头部署、职权交叉的事务,建立统一指挥、片区支撑、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的协同机制。同时,对出租房消防安全、矛盾纠纷处置等高频事务,联合开展巡防检查化解工作,解决部门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