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33届“世界水日”,也拉开了第38届“中国水周”的序幕。当天,浦东新区在高行镇森兰湖无界广场举办以“水美浦东·幸福同行”为主题的主场宣传活动,通过表彰河长制先进典型等形式,全面展现治水成效,彰显浦东在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的创新与示范。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浦东新区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河长制为抓手,协调推进各项工作落地,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建设了越来越多的美丽幸福河湖。
在推动河长制工作方面,浦东新区创新实施河长制“正向激励”机制,两年来培育了54名治水楷模。活动现场,7名“河长之星”“河长制岗位之星”获得表彰。同时获得表彰的还有优秀护河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获评“河长之星”的杨昱是三林镇的一名民间河长。她告诉记者,自从加入民间河长队伍以后,更加感受到浦东新区在呵护水环境方面的努力和决心。“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改善河道及周边环境,作为民间河长,我会经常关注家门口的河道,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看看有什么小问题,随时上报,保护美好的河道环境。”
浦东新区河长制办公室综合部部长顾燕告诉记者,浦东新区在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呵护水环境方面想了不少办法,包括近3年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2023年,我们开展了‘我为世界水日写首诗’活动,2024年开展了‘水彩缤纷·绘美浦东’绘画征集活动,今年我们又开展了‘河光水影·四季浦东’摄影活动,在一系列活动中感受到了市民群众对于水的特别感情。”
今年的“河光水影·四季浦东”摄影大赛吸引了1200余名参赛者,提供了2654幅作品。经过选拔,姚建良等6名获奖者现场受到表彰,他们用镜头定格了新区河道的蜕变,展现了“水美浦东”。
现场还颁发了水利部短视频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奖项,浦东有5个街镇的6部作品脱颖而出。此外,获评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的浦东新区水务局水利处(河长制工作处)也得到了表彰。
作为当天活动的亮点之一,森兰湖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正式签约并发布,上海交易集团为森兰外高桥商业营运中心颁发交易凭证,标志着浦东成为上海市首个探索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地区,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同时,新区还启动了“河长制培训进党校”机制,构建“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河长培养体系,将红色基因与蓝色使命深度融合,在传承与发展中书写新时代治水兴水的浦东答卷,为构建人水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宜居城市树立新标杆。
在现场,塘桥街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港码头号子”非遗展示团队以穿透岁月的声浪,传递了向水而生、百折不挠的信仰,携着“江河精神”走向未来。高行镇护河团队与河长代表则共同发布了“水美浦东”保护倡议,吹响全民治水集结号。
后续,浦东将进一步与各方深化合作,在政策创新、技术攻关、公众参与等领域共同探索,举全民之力、汇治理之智,促浦东生态之变,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浦东的常态,让“水美浦东”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