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在天目里上演。
中村社区大戏上演。
新春新气象,西湖区“好戏”开唱。2月22日,“戏韵天目 美丽西湖”活动在天目里启动,十余个中外经典戏剧片段在这个国际街区里唱响。当天,“戏韵天目”文化品牌正式发布,成为西湖区文艺赋美、推动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
筑梦街区 打造戏剧文化品牌
当音乐名剧《猫》遇上京剧《智取威虎山》,当音乐剧《冰雪奇缘》与情景剧《上海滩》相遇,在东方底蕴和西方浪漫的激情碰撞中,“戏韵天目”文化品牌全新亮相。
作为古荡街道今年创新打造的文化品牌,“戏韵天目”将以话剧、儿童剧、音乐剧、舞剧、戏曲等多种形式的戏剧艺术作为公共文化的亮点,以天目里、M511电影数娱综合体、社区等为公共文化阵地,打造出一社(社团)一剧(剧目),一街(街道)一品(戏剧文化品牌),一剧(古荡原创剧目)一奖(省市奖项)。
活动现场,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艺术实践基地同步挂牌。“接下来,我们会引进一些原创剧目首演和小剧场剧目长期驻演。”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相关负责人表示。而在专业院校助力下,古荡街道还将联动开展市民戏剧表演培训、戏剧创作、戏剧展演,举办戏剧文化周,开展家庭戏剧大赛等活动。
通过“戏韵天目”文化品牌建设,古荡街道还将逐步实现戏剧产业化目标,从深耕戏剧土壤、培育草根明星,到打造戏剧直播体系,再到开拓戏剧产业蓝海,让更多戏剧的梦想在这里诞生、从这里远航。
送戏下乡 点亮文化繁盛之光
不仅仅天目里有好戏,连日来,转塘街道的各个村社也陆续开展了“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新年特别活动,让传统戏曲在家门口唱响。
2月18日,长埭村联合西湖茶场村拉开了大戏的帷幕。“对于村里人来说,唱大戏才有年味儿。现场看戏,气氛特别好!”坐在前排看戏的张群今年50出头,从小就喜欢看戏的他,这几天一场也没落下。
相对往年来说,今年来现场听戏的年轻人明显变多了,张群的女儿张欣苗就是其中之一。“去年浙江小百花剧团的越剧《新龙门客栈》爆火,让我也爱上了越剧,越剧的腔调越听越好听。”张欣苗是“00后”,她的话道出了许多戏曲“新粉”的心声。
而在龙门坎村,则有一支小有名气的民间戏班——龙门坎戏曲队,成立于2008年,队内20余人均是龙门坎村村民,逢年过节都会在村内或周边村社给大家免费演出。为了演好龙年大戏,这次他们前前后后准备了三个月,现场表演获得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
“我们村喜欢越剧的人超过一半,与其每年请专业的剧团来唱戏,不如我们自己来唱。其实建立民间戏班不仅是因为热爱,如何传承好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龙门坎戏曲队的孙大正14岁就开始唱戏,如今已在这条戏曲传承的路上走了61年。
在西湖区,戏剧正如一颗颗种子,在一条条街巷间生根发芽。从家乡村头搭起来的简易戏台,到“村晚”上精彩纷呈的戏曲表演,再到公园里居民拖着音响三两成群地唱……戏韵悠长,点亮西湖区文化繁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