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如皋市东陈镇尚书村巧用“三新”解民忧 共筑和谐新乡村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近年来,如皋市东陈镇尚书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走深走实,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打造调解“新架构”

为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尚书村构建了“5个村级调解队伍+10个微网格”的两级调解网络,形成了“以村级为区域、网格为触点”矛盾纠纷治理模式,以多元联动、整体融合,扭转了以往“各自为战”的局面。群众只需“反馈一次”,就能让矛盾纠纷经过层层调解、逐级流转,得以解决。针对矛盾高发领域,尚书村组建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土地纠纷化解志愿服务队等5个组织共同参与矛盾调解,实现因“纷”施策、对症下药。同时,以网格为基层治理单元格,依托“全要素网格通”小程序,实时收集并录入对辖区重点人员、重点区域走访信息,收集网格内矛盾纠纷线索,确保矛盾纠纷早预测、早发现、早化解。

“创新”推出化解“新方法”

尚书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庄,老年人占比较大,土地流转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经常出现,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困境。为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尚书村创新推出“三心”工作法,即“耐心倾听、公心调解、暖心回访”。以“耐心”倾听,架起沟通桥梁。尚书村坚持把耐心倾听作为调解工作的第一步,设立“村民议事厅”,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值班,耐心倾听村民诉求,认真记录问题,做到“有访必接、有问必答、有难必帮”。以“公心”调解,赢得群众信任。公平公正是调解工作的生命线,尚书村坚持“一碗水端平”,不偏袒任何一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客观公正地处理每一起矛盾纠纷。以“暖心”回访,巩固调解成果。矛盾纠纷调解不是一调了之,尚书村注重做好调解“后半篇文章”,建立矛盾纠纷回访机制,定期对已调解的矛盾纠纷进行回访,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听取当事人意见建议,防止矛盾纠纷反弹。2024年尚书村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2.2%。

“创新”做好宣传“新样式”

为全面筑牢群众法治根基,尚书村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强化部门联动,联合镇综治办、妇联、派出所等部门开展“法律进乡村”等特色普法活动,大力宣传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用“乡音土话”讲清法律条文,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开启云端普法,利用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线上程序,定期推送普法短视频、法律小贴士,发布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和普法文章,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法律知识,不断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打造“指尖上的法治课堂”。厚植法治文化,将法律知识融入“送戏下乡”等文艺表演,展现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生活同时,激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情,在寓教于乐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通过开展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下一步,尚书村将持续发挥基层堡垒作用,不断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新理念、新机制、新举措,确保矛盾纠纷能化解、可控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为乡村振兴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9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