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倪琴,带动了海门古琴产业快速壮大;一脉沈绣,引领海门绣娘投入到刺绣产业发展大潮中;一方土布,开启成为承载张謇文化的文创新品……阳春三月,记者走进海门区一批非遗产业基地和工坊,看到一幅幅生机盎然的非遗“绣春图”。
滨江临海的海门,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一批重点非遗项目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海门的非遗项目逐步“走出深闺”、迈向市场。市、区政府及文旅部门加大对非遗的扶持力度,鼓励非遗项目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目前,海门非遗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
匠心传韵,非遗产业“产”“研”双融合
“斫而为琴,弦而鼓之。”自古以来,古琴制作者被称为“斫琴师”。在位于海门街道的光伸企业园内的倪琴古琴(南通)有限公司,记者在探寻倪琴制作工艺的同时,一睹当代斫琴师的风采。
南通梅庵派古琴,经几代梅庵琴人薪火传承,这一古琴艺术自成一派,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倪诗韵,现为省级非遗古琴艺术(梅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他也是当代著名斫琴家,先后获得古琴制作名师、中华木作大师(古琴制作)称号。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初学古琴,深感好琴难觅,就决心自己做一张琴。”倪诗韵向记者透露,他所斫的第一张古琴花费了一年时间制成,因为急于弹奏,琴只有木胚,没有上漆,俗称“白弹琴”。1995年,倪诗韵拜梅庵派古琴国家级传承人王永昌为师,系统研习梅庵琴曲,斫琴技艺亦得到了指点。同时,还向老木匠学习木工技术。2003年,他创立雷音琴坊,走上专业斫琴的道路。
倪氏制琴,艺袭古法,料承古制,选料制胎、合琴上漆、上弦校音……工序不下百道,良材精工历时两三载而成器。其中,音色是第一位。“古琴有‘四善九德’,这是传统古琴声音审美的理想标准。经过多年研究,我认为,一张合格的古琴,必须达到匀、松、圆、润这四个方面的要求。”
近十年,针对古琴演奏风格多元化特点,倪诗韵又创作出不同的琴器,满足各类琴人的需求。目前,倪琴古琴深受海内外琴人喜爱,收藏者甚众。古琴大师龚一等知名琴家,常选用倪琴作为舞台演奏和录制唱片用琴。
倪琴在古琴行业起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被认定为海门区第一批“非遗工坊”。2023年,倪琴创新传承模式,在线上新媒体平台定期进行直播,交流古琴艺术文化,共计超过140场。古琴销售渠道已逐渐扩展,全年实现销售940多万元。
在江苏紫翔龙红木家具有限公司8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内,古典高端定制、新古典、现代中式等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红木产品琳琅满目。
紫翔龙秉承“匠人匠心,品质品行,传承创新”的品牌理念,致力于培养木雕领域的技术能手和精英人才。红木雕刻技师周根来,从业二十多年一直扎根雕刻生产一线,在第二届全国家具雕刻职业技能竞赛上一路过关斩将,荣膺全国总冠军,同时获得“工匠之星”称号。
公司营销总监陆振宇介绍,“目前,公司打造出紫翔龙、苏荷春晓、燕誉堂、璞时、喜玥·纪五大系列品牌,拥有70多家加盟店,已完成全国化版图布局。”
非遗企业“产”“研”融合,是海门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非遗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海门积极鼓励非遗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参与创作研发,明确奖励标准,为传统非遗注入崭新活力。
绣娘圆梦,非遗文化“传”“习”两翼飞
走进江苏凯利绣品有限公司,一楼展厅刺绣工艺品丰富多样、中西合璧,《秋山行旅》大型屏风双面绣栩栩如生;四楼展销区,刺绣文创、丝绸服饰各具神韵,前来逛店选购的顾客络绎不绝。
凯利绣品董事长周占贤在沈绣传承谱系中,是一脉相承的第四代传人。1992年,时年27岁的她决定抛掉“铁饭碗”,自筹资金购买了两台电脑绣花机,带领10多名下岗女工,成立了南通凯利绣品有限公司,一年后成为三星镇最大规模的绣品企业。
作为首批省级非遗工坊,为传承百年沈绣,凯利绣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了一批“能绣懂画、能画懂绣”的新一代刺绣复合型绣娘。
依托这批绣娘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凯利绣品将沈绣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刺绣精品、丝绸服饰、绣织家纺等多种文化产品并举,逐渐形成艺术品原创、工艺品市场化、文创产品生活化等多种业态。公司实施的沈绣艺术传承与创新项目,已录入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设计的旗袍外观专利100多个,申报版权专利30个,手工双面刺绣工艺品被评为“江苏特色伴手礼”。
据悉,海门区近年来大力开展绣娘培训,通过“巾帼圆梦·绣美海门”刺绣产业发展系列活动,调动年轻一代从事沈绣的积极性。预计到2025年,海门三家沈绣传承人工作室将培养传承人300名以上。
活化利用,非遗场景“点”“面”全覆盖
为了将非遗从精神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近年来,海门区政府和文化部门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创新海门非遗,促进非遗产业的发展。通过开展非遗购物节、展示、展览等活动,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和扶持,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张謇故里景区颐生酒非遗研学基地、色织土布非遗传承基地,余东古镇旅游景区凤城刻纸展示馆……海门区精心打造以“非遗为魂、A级景区为形”的非遗产业集聚区,通过文化传承、非遗研学游等活动,带动景区人气,初步构建“一区多点”的非遗集聚发展新格局,助推区域文旅产业的发展。
“布垚”土布工作室,位于常乐镇张謇故里状元街,与张謇纪念馆一街之隔。两层的工作室内,民间风情的老土布焕新出彩,设计成卡通手作、传统服饰、香囊花包等各种款式。
南通市非遗项目色织土布第四代传承人、“布垚”土布工作室创建人陆晓冉告诉记者,“一方面,我们践行张謇企业家精神,致力为乡亲们创造美好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与景区密切配合,让非遗产品成为弘扬张謇文化的载体。”
2021年,陆晓冉携手镇妇联成立“布垚”姐妹微家,开展手工技艺公益培训,发展“非遗+就业”帮扶模式,为辖区女性创业就业提供新路径,截至目前已帮助2000多人就业。
对接张謇文化景区,陆晓冉团队将张謇文化融入土布工艺,将张謇书画作品做成土布团扇,个性化定制常乐礼物,为年轻游客提供土布服饰体验。
海门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姚继伟告诉记者:“非遗产业化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遗,同时也为海门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海门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成为全省两家上榜单位之一,也离不开非遗产业的破壁出圈。”
日报记者 张坚 杨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