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东海县平明镇渔林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里,一望无际的小麦长势喜人,种植户们正在锄草施肥、喷洒农药,一派繁忙景象。“整改后的耕地集中连片,更加平整,质量更高,各种配套设施更加齐全,灌溉用水明显减少,比之前节约了一多半。”渔林村党支部副书记单兴洲说。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在专项整治中注重运用信息化平台、大数据手段强化监督,推动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运用监督模型,筛查甄别问题线索,推动惠民资金规范管理;线上线下结合,“室组地”联合开展专项监督,保障涉农重点项目落地落实、重要资金管好用好,在严查腐败的同时推动整改治理,有力护航乡村振兴。
从后台登录连云港市农村集体“三资”可视化监管系统,点击“一张图”子栏目,输入对应编码,某村(居)集体“三资”信息便呈现在眼前。通过相关操作,还可逐级查找某辖区内村(居)集体“三资”信息。
市纪委监委一名工作人员一边将分类筛查出的疑点数据点对点推送至有关单位,一边介绍:“该监管系统内有全市1496个涉农村(居)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全程可管可控。通过随机抽查、在线监测,数据碰撞产生预警,实现智慧监督,推动精准监管。”
该监管系统为全市各涉农村(居)都配置了个性化村(居)务公开二维码。村民和社会公众扫描二维码,便可了解对应村(居)集体“三资”情况,实现“码上监督”。“我们推动‘一村一码’与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互联互通,群众在‘监督一点通’平台即可选择查看村(居)集体‘三资’情况,发现问题就地转为‘码上信访’。”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2024年1月至4月,全市农村基层产权进场交易溢价总金额同比增长87.5%。
为推动惠民惠农资金落地落实,关爱农村困难群体,市纪委监委推行“大数据+专项监督”模式,深入开展特殊群体救助资金领域专项监督,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最低生活保障金、困境儿童生活补助等惠民资金列入监督重点。
“多亏了你们,我姐姐、姐夫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已经打到银行卡了。”灌云县下车镇赵跳村村民徐某对前来回访的县纪委监委干部说。
在专项监督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发出整改督办函8份、工作提示函6份、纪检监察建议3份,推动完善困难群体信息登记核定、资金发放监管等制度10余项。
此外,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市纪委监委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室组地”联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与公安、农业农村、审计等多部门联动,依托纪委监委智慧一体化协查平台,用好公安大数据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精准发现并严肃查处履行建设管理责任不力、违规干预插手项目、侵占挪用建设资金等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选准切口,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预警纠治,推动案件查处,压实各方责任,促进完善机制,深化源头治理,持续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