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要闻

茅山镇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茅山镇丁庄村主要种植品种夏黑、巨峰等相继进入大面积采摘期。日前,茅山镇丁庄葡萄分拣中心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两人一组,对农户刚刚采摘的葡萄进行称重、分类、打包,随后运往冷库等待发货。

“从8月初开始,联社就陆续接到周边商场超市发来的订单,这两天,巨峰开始大面积成熟,订单量也增长了很多。”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陈玲说,“今天订单主要来自盒马和开市客,总量大概在5000多公斤,目前丁庄葡萄的销售渠道进入全面供货期,从订单情况来看,丁庄葡萄在市场上还是很受欢迎的。”

今年,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进一步拓宽渠道,把葡萄销售延伸到了杭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同时,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联社还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丁庄葡萄的美味。

近年来,茅山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农业基础扎实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做优做强丁庄葡萄核心产业的同时,着力打造在农业领域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

在茅山镇何庄村无人农场,记者看到,种植基地里的辣椒长势喜人,农场负责人、90后“新农人”夏洪宇并没有像其他农户一样,顶着烈日在农田里来回穿梭,而是在无人农场指挥中心吹着空调,点着鼠标查看相关数据。

“辣椒长得怎么样,在智慧平台上就可以看得清楚。”夏洪宇介绍。此外,在小麦收获季,无人化收割机开进了田间,操作人员仅需一部手机即可轻松完成收割、卸粮等作业。基于北斗和5G差分技术的农业物联网,农场里的传感器、农机等与之连接在一起,织成一张大网,准确控制每台农机的作业路线,作业精度为厘米级,5台收割机3天就收割完1000多亩小麦,效率比传统农机提升了近20%。目前农场投入近30台无人农机,无人机进行旋地作业、插秧作业、除虫除草作业,一个“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化农场走进现实,传统农业插上了数字化翅膀。

记者来到前不久前刚投入使用的蔡门村鲜食玉米加工基地,玉米在采摘分拣后直接进入流水线,经过切根去梢、漂烫清洗等环节,最终成品不仅“锁”住了玉米原有的鲜味,保鲜期也延长到了半年以上。

鲜食玉米是茅山镇蔡门村的特色产业。今年,该村种植了20亩一口爆浆的“牛奶玉米”,还有60亩的苏科糯1505等品种,上市时间延续到8月中旬。虽然通过品种搭配将采摘期延长至2个月,但是玉米保鲜期只有10天左右,如何“锁鲜”成为提高产业效益的关键。去年11月,蔡门村启动鲜食玉米深加工项目,通过引进27台玉米深加工设备,促进鲜食玉米由单一种植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今,新建设的鲜食玉米加工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第一天就接到了1600份的订单。

“全套生产线加工不添加防腐剂、保鲜剂,生产后的玉米低温可冷藏,有效保证全年有玉米销售。”蔡门村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孙阳说,由于保鲜期短,以前玉米只能销往周边,大量上市时不得不压低价格销售。如今,村里有了自己的加工基地,延长产业链,解决了这一难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茅山镇党委书记郭露表示,该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立足农业乡镇定位,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深耕“土特产”,优化“1+3”农业产业布局,做强做全丁庄葡萄核心产业,做优做精蔡门玉米、丁家边桑葚、东霞大米三大特色产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发挥“IP”集聚效应,整合“春城好田”“四季臻享”等品牌资源,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坚决扛起句容“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的茅山担当。(记者 滕庆海 张凤春 通讯员 刘洋 明庭舒)

记者手记

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

庆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法宝。近年来,茅山镇以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为目标,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全镇聚焦生物育种、智能机械、智慧农业,全面提升“果、米、桑”现代化、规模化种植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资源利用率,让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茅山镇在发展高效农业方面,已成为当地的榜样。

同时,也得益于他们集中力量办好办成了一批农民可感可及的实事。其中,在聚焦产业就业方面发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他们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尤其是着力发展乡村的新产业、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机活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4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