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窑镇张堰村麦田。
郑云峰正在操纵无人机施肥作业。
三月气温逐渐回升,正是春耕备耕好时节。眼下,余杭乡村沃野一片生机,田间却空无一人,令人不禁产生疑问:小麦连片返青,到底是谁在种地?
在瓶窑镇张堰村,一架植保无人机从低空掠过麦田,朝着麦苗均匀喷洒肥料颗粒,一个来回就将一桶肥料撒完。“我的这片麦田一共900亩,如果人工施肥,起码要十来天,费时又费力。”站在田埂旁,瓶窑镇种粮大户郑云峰一边操纵无人机进行施肥作业,一边介绍,“现在我用无人机作业,给一亩麦苗施肥只需要10多秒钟,还不用花钱雇人帮忙。”
“谁来种地”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明了:这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农机”和使用农机的“新农人”,已成为余杭区种地的新质生产力。
“我是一名‘农二代’,我父亲是一名植保员,我很早就接触到了无人机撒播技术。”放弃城市工作选择回乡种地,“80后”郑云峰已将种地当成职业来规划。
今年,郑云峰选择“稻麦轮作”的模式,购入了一台“大疆T60无人机”用于田间作业。“‘无人驾驶技术’能让农业生产力更上一层楼。”同时,他还打算去参加余杭区为“新农人”开展的无人机培训活动,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无人机田间作业技能。
如今的余杭,像郑云峰这样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的“新农人”们正慢慢汇聚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们挖掘农业生产中的新质生产力,一举解决了“谁来种地”的困境。目前,余杭区已累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2.5万人,建成农事服务中心6家、全程机械化农机服务中心1家,并重点打造瓶窑种植业、仁和渔业、径山茶业3条农业全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高素质的劳动者、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与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有效加码“三农”新质生产力。在各生产力要素的高水平协同匹配下,2023年,余杭区粮食总产量超10万吨,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林牧渔业产值达69.09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43.84亿元,增幅3.8%,创十年来最高增长纪录。
未来,余杭区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开辟以新质生产力加速“三农”工作提质增效的新赛道,吸引更多有为青年走进农村、建设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