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线上洗貂皮大衣引纠纷 蜀山法院调解赔付3500元

线上洗衣服务因价格低、便捷受青睐,但缺乏当面交接和检查等环节,风险提示不足,导致问题出现时责任不清,易引发纠纷。3月24日,记者从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调解了一起邮寄洗衣造成衣物损坏的服务合同纠纷,洗衣店按照原告衣物价值的50%,赔偿3500元。

原告邵女士通过合肥某洗衣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洗衣店)运营的微信小程序下单清洗两件貂皮大衣及一件羽绒服,线上支付清洗费386.75元,并将衣物邮寄给洗衣店。1个月后,洗衣店将清洗好的衣物邮寄给邵女士,邵女士发现其中一件黑色貂皮大衣出现缩水、皮质粘连等问题,遂向洗衣店反映。

洗衣店取回貂皮大衣后采取加热、涂抹药水等物理、化学方式进行了放大处理,但始终无法恢复到原始状态。邵女士认为貂皮大衣被洗衣店洗坏,应按照原价赔偿损失,洗衣店不同意,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

邵女士先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在监管部门介入后,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矛盾升级,邵女士遂诉至蜀山区人民法院维权。法院审理认为,双方争议焦点“貂皮大衣在清洗前有无缩水现象”的举证责任应分配给被告洗衣店,一是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二是被告作为商家相比消费者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在交易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三是原告使用的微信小程序是由被告提供的,被告应当设置更加完善的功能,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综合衣物折旧费用和使用价值减损等情况,承办法官积极组织双方调解,从事实认定、矛盾焦点、诉讼规则等多方面进行说理释法,一方面教育被告作为商家要诚实守信、勇于担责;同时引导原告综合考量衣物的折旧情况、衣损情况,案涉大衣洗涤后虽影响了一些穿着的美观,但仍具备可以穿着的使用价值,可以合理利用衣物减少损失。最终双方在法官主持下,经过多轮调解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洗衣店同意按照原告衣物价值的50%,予以赔偿3500元,矛盾圆满化解。

法官提示,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消费方式日趋便捷,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购物、订餐、洗衣等服务,然而某些商家提供的app或小程序功能并不完善,消费者在使用时难以保留凭证,一旦进入诉讼,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所以在使用小程序交易前,要保持警惕,不要被低价陷阱所迷惑,可通过多渠道查询评估商家的可信度,尽量选择大平台商家。

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通过联系商家协商和解,争取达成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申请小程序所属平台介入处理,借助平台的力量化解矛盾。若问题仍未妥善解决,消费者还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通过其他法律途径等形式,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邵晓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8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