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全球创业生态专业智库“创业基因(Startup Genome)”发布了其第13期《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2024》。报告基于450万家初创公司数据,对全球300个创业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形成“全球创业生态系统”和“新兴创业生态系统”两份榜单。其中,“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榜单,中国4座城市入选,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等;南京入选“新兴创业生态系统”榜单,同时入围的中国城市还有香港、广州和台北市等。报告认为,新兴生态系统是处于早期阶段的创业生态系统,具有较强发展潜力,是世界领先创业生态高地的潜在竞争者。
南京为何能够榜上有名?未来又将如何涵养更优创业生态?记者进行了采访。
孵化,加速度
位于南京经开区的新港超级孵化空间LEAP SPACE,是南京起越智控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起越智控”)创始人蒋元广团队“梦开始的地方”。
2023年,辞职创业的蒋元广希望切入“汽车智能底盘核心电控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了解到这一信息,南京经开区新港高新园招商二部部长张凛潇和团队邀请企业入驻园区超级孵化空间——4个自营孵化器、25个民营孵化器外,园区打造的升级版孵化器。
“园区借助‘等你来路演’‘小文下午茶’‘智谷职通车’‘创业训练营’等,对企业进行创业辅导。”张凛潇说,除了提供场地,这里还配备创业“网格员”专门协助企业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等手续,同时根据企业业务需求,帮助他们对接南京本地及周边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资源,深度孵化。
如今,从空间顺利“毕业”的起越智控,已经与长城汽车、开沃汽车、智行盒子等主机厂及威博液压、山东先河、德孚转向等知名零部件公司开展合作,今年预计实现营收500万元。
一颗“创新种子”从萌芽、生长到果熟落地,孵化器是不可或缺的“培育箱”和“催化剂”。
今年,在工信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公布的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结果,我市2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评优秀,获评优秀孵化器数量占全市参评总数55.82%,占全省获优数量35.30%,占全国获优数量8.28%,连续4年获优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深度孵化、耐心哺育下,一批硬核科技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创新种子”的成活率、成长性、成才率持续攀升。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全市367家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企业超7200家。2023年,南京博士后科研项目及成果转化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14亿元。
创投,减负担
在江北新区研创园,南京卓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宇智能”)智能光电系统测试产线上,相关产品、组件“乘坐”托盘在不同测试站点“科室”接受性能检查——在珠海航展上,卓宇智能接下了不少订单,此刻在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
“没想到这么快公司就能重新回归正轨,研发、生产一点儿没耽误。”公司创始人赵彦峰说,“这也证明,我们当初选择留在南京创业、兴业是正确的。”
就在几个月前,卓宇智能还曾为选址、资金而苦恼。当时,公司计划搬迁,除了需要寻求新址落地公司总部,研发投入、厂房建设、产品测试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相比传统的翻报表、看流水,我们更加重视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发展前景。”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投”)战略投资部丁志说。
产投旗下产业投资基金“掏腰包”拿出千万级资金,设置成可转债投资形式,以便实现“增值循环”。同时,还帮助企业对接江北益华管理的重庆产业基金和省市投资基金以及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商业银行短期流动贷款支持。此外,企业落地相关进程也被飞速推进——9月完成工商注册,10月研发、办公、测试产线已全部完工就位。
根据公司上半年产品交付和合同签署情况来看,基于中性预测,预计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超7500万元,同时预计2025年的营业收入超1.5亿元。
创办企业需要资金。创业投资,事关“创新”也事关“信心”。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0.9%、28.8%,私募股权投资活跃度位居全国第六,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4家,各类科创金融专属产品超过200款,“投贷联动”累计为科创企业提供融资超过100亿元,全省首创“宁创融”货币政策工具为科创企业引入150亿元低成本资金,科技型企业平均贷款利率降至4%左右。本地创投,支撑着创业企业发展从“投”越。
转化,乘效率
一进一出间,不锈钢粗料变成了光可鉴人的镜面不锈钢……在我省一不锈钢工厂,江苏首个环保型金属镜面自动化抛光新产线上一片忙碌。这是江苏集萃华科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萃华科”)研发的金属镜面自动化抛光产线,一举解决了国内广大制造企业对柔性力控磨抛技术的迫切需求。
集萃华科是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体系的专业研究所之一。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清、创新团队利益不明、科研人员活力不强的问题,江苏产研院2013年成立以来,不断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如今,江苏产研院旗下拥有80余家不同领域方向的研究所,集聚研发人员总数超过12000人,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1400多家,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0家。
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第4,在《自然》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位居第6,近五年有87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在今年揭晓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和省科学技术奖中,南京29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全国第三,185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比重超过六成……在此基础上打通创新链的堵点卡点,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向“货架”,是南京打造创业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今年8月,我市印发《南京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聚焦“高校、战略科技力量、企业、平台、金融、生态”等六个关键点,按照“两端一链”进行谋划布局,一共22条举措,实现转化主体、转化链条、转化服务全覆盖。
生态,除障碍
长城战略咨询是国内较早一批民营咨询机构和社会智库之一,面向国内外政府机构、科技园区、企业提供新经济咨询服务。自2018年以来,公司持续推出《世界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
而作为“创业基因”在中国境内的官方独家合作伙伴,公司承担了此次中文版《报告》编译工作。
在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南京公司总经理刘日看来,与其他入选“新兴创业生态系统”榜单的城市一样,南京在人才质量、专利数量、创投资本、市场触达、创业成效等方面均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而在多年的独角兽企业调研中,他也发现,在南京,几乎每个板块都在着力于打造创业生态系统,为创业者清除一切障碍。
在江宁区,九龙湖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环南航科技创新带、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等以“创”为名;在南京经开区,汇智科技园、兴智科技园、红枫科技园、龙港科技园在创业各阶段提供“园”动力;雨花科技创业中心成功孵化出运满满等2家知名独角兽企业,成就了“一家孵化器、两只独角兽”的典型案例;秦淮硅巷历经6年多发展,6.6平方公里的秦淮硅巷区域内释放超140万平方米高品质载体,此处无墙却有“强”;建邺区推出“012科创森林成长计划”,围绕建邺区主导产业方向,打造全新的“创新生态圈”……
“政府部门很支持,金融机构很给力,干事创业的氛围很浓厚!”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创业者、企业家表示,这是在南京创业最深刻的感受。
对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来说,南京不只具备山水城林自然生态之美,更具创业生态之美——从企业进驻,到创投金融,到产品概念验证、中试,再到成果转化,进入市场……围绕创业全周期、全链条的各类资源汇集于此,如阳光、雨露、沃土滋养雨林,为企业创造生长环境,让今日的南京,创新之树愈发繁茂,创业之果累累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