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在义安区天门镇金塔村白姜加工厂,二十余名农妇拿着薄铁片、小铁勺三三两两地围坐在大盆旁、来来回回穿梭,忙着洗姜、刮姜、晒姜。
今年运营的这个白姜加工厂,是2023年12月拆除原朱村老油厂建设而成的。“家门口有了这个加工厂,挣一点生活费也更方便了。”在加工厂里,今年61岁的朱村村民丁振凤一边刮着生姜,一边微笑地说道。
天门镇地处铜陵市南部,2004年由朱村、董店两镇合并设立,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是铜陵白姜核心产区、国家级“生姜标准化生产基地”。
近年来,天门镇铜陵白姜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左右,并有10余家白姜加工企业和上百户加工作坊,已实现了铜陵白姜从初级农产品到精细加工的全链条白姜产业,年加工能力约1300万斤,镇域铜陵白姜产业总产值达4亿元。随着铜陵白姜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姜农种植加工白姜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一些外地生姜和姜种进入该市,以次充好,造成姜种良莠不齐、保种育种市场较为混乱。
为保护铜陵白姜种质资源,做大做强铜陵白姜品产业,2023年,天门镇申报并成功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项目建设资金共1000万元,第一批300万元主要实施白姜保种育种、标准化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天门镇党委委员王香香介绍说,目前,天门镇在龙山村建设了150亩白姜保种基地,选用由农业专家认定的优质铜陵白姜培育姜种,预计每年可培育姜种40万斤。同样由镇办供销社建设的1500平方米的白姜加工厂房已投入使用。由金塔村牵头建设了1500平方米铜陵白姜保种育种温控大棚。
此外,天门镇在原有优质白姜品牌基础上打造镇级自营品牌“董姜来”,参加外地展销会、年货节等活动推介铜陵白姜,打造“天门姜志”抖音号、视频号……展现铜陵白姜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也让铜陵白姜迈着坚定自信的步伐“走出去”。
目前,全镇有从事白姜主导产业生产经营的地市级(含)以上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12家,5个产品获得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天门镇2023年比2022年增加种植农户2000余人、增加加工农户1700余人次,农民人均年增收4000元。
“完善优化姜体生产的同时,我们正在研究探索生姜秸秆的回收利用,不断发掘生姜全株价值,强化生姜产业链条,助力村集体经济更好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王香香说,该镇将利用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金字招牌,继续加强技术推广和品牌保护,大力发展白姜深加工产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铜陵白姜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动铜陵白姜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盛诚俊 吴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