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凤台篇章 ——访凤台县委书记熊寿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举旗定向、继往开来,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必将载入党的光辉史册。”近日,记者采访了凤台县县委书记熊寿宏。
熊寿宏告诉记者,近年来,凤台县大力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把改革的精神、思维、方法贯穿于各项工作中,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谋划推进改革任务970项,原创性改革81项,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熊寿宏说,聚焦经济发展抓改革,着力突破转型瓶颈。紧扣“七个强县”奋斗目标,围绕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国资国企、民营经济、财税金融、结对合作等方面改革,创新思路举措,狠抓任务落实,切实将改革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以煤电为基础,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4大新兴产业,打造“两翼”齐飞新局面。立足产业优势,加快推进中环、国晟、坤泰、合众等重点项目建设,中环三四期、智能水厂超级工厂项目当季开工、当季纳统,龙头企业产能持续释放,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48.9%,推动经济运行排名在全省提升10位;立足区位优势,持续优化公共交通布局,构建“公铁水”立体交通网,凤毛快速通道、新港综合码头进度过半,着力打造现代物流、食品加工、大宗运输于一体的临港产业,推动形成新的增长极。
熊寿宏指出,该县聚焦城乡规划抓改革,加快推进融合发展。坚持“一核三区四组团”发展模式,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新城区优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成功创建第六届安徽省文明城市。深入实施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开发区扩区调区,不断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开发区能级全面提升;有序推行“合村并居”改革,城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撤并减少38个村(社区),实现行政成本缩减、资源统筹利用、村集体经济增收等改革目标;推深做实农业生产大托管,累计托管耕地面积21.05万亩,去年全县粮食总产12亿斤,单产432.2公斤,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二十连丰”。同时,创新“235”分红模式,打破农民地租“瓶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14万元,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被认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大力实施采煤沉陷区“光伏产业+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模式,成立4个社区服务安置群众,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着力打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凤台样板”,治理经验被《中国改革》评为典型案例。
熊寿宏告诉记者,该县还聚焦群众期盼抓改革,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民生摆在突出位置,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饮水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大力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结束了老旧农班车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出行贵、出行慢问题,实现公共交通由民营向国营的重大转变;有序推进殡葬改革,规范殡葬管理,加快推进12处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实现4项基本服务费用全民免单,持续提高殡葬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老年助餐点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改善老年人的餐饮条件,促进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老年助餐改革被民政部《中国民政》刊发推广。
熊寿宏表示,该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拉高标杆、真抓实干,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抓紧抓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谋划推出更多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群众满意的改革举措,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凤台篇章。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