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淮河非遗绽放时代光彩

  奔流不息的淮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诞育了灿如繁星的文化瑰宝。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间文化,承载着沿淮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呈现着淮河两岸特色民俗风情,延续着淮河的文化基因。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面临诸多挑战。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的是以人为主线的活遗产,是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正因如此,随着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也面临严峻危机。当前,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整体水平与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文化地位并不相称,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是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淮河流域非遗独具文化特征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西北侧河谷,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5省29市,流域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是我国经济开发较早地区,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淮河流域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历史的珍贵记忆,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历史悠久性。淮河文化源远流长,久远而厚重。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两岸集聚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淮河流域是夏文化中心之一,这里群星璀璨,老庄、管仲、三曹、华佗等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医学家齐聚于淮河流域。悠久的文化底蕴也孕育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老子传说、梁祝传说流传千百年;《诗经》记载“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既是民歌,又反映了淮河两岸音乐艺术的盛行;“打铁花”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祭祀活动;曹操进献“九酝酒法”于汉献帝;花鼓灯最迟源于宋代。

  类型多样性。淮河流域非遗资源众多、类型多样。淮河流域属湿润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农业发达。“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句谚语赞美了淮河流域的富饶,尽得淮河滋养的沿淮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淮河流域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数量众多,截至目前,国家级非遗145项,省级非遗835项。这些非遗项目包括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所有非遗类别,涵盖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种类排名靠前为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

  过渡交融性。淮河是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纽带,文化的交融和军事的冲突成为鲜明特色。淮河涵盖楚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和齐鲁文化,南北各地以各自人文资源哺育各具特色的文化样态,既有嘉祥唢呐的质朴豪放和高亢激昂,又有寿州锣鼓大量曲目的细腻温婉。与此同时,各地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如五河民歌既具备北方粗犷豪迈的特点,又有节奏平稳、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呈现出很强的抒情性,体现着刚柔相济的艺术特征。淮河流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尚武好勇的民风也得以形成。西凉掌、心意六合拳、佛汉拳等武术类遗产丰富,花鼓灯等各类舞蹈和临泉杂技等也吸取了武术的营养。

  推动淮河流域非遗传承发展

  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足于理论研究,加强淮河流域非遗研究体系建设。淮河流域非遗数量众多,类型多样,需要大力研究非遗传承发展规律。一是研究主体上,要统筹研究力量,厚植人才沃土。整合全国及流域内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力量,有条件的高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科专业,鼓励非遗传承人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实现理论与应用的深度融合。二是研究基础上,要摸清家底,完善资源数据库。加强非遗调查,运用文字、图像、音视频等方式对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进行记录;开展非遗档案和数据库规范建设,当前全国及淮河流域五省非遗数据库彼此独立,而且没有统一标准规范;评估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存续状况;搜集整理未列入各级名录的非遗资源。三是研究重点上,要提炼内涵,展示文化魅力。深入挖掘阐释非遗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讲好淮河故事,探讨在促进乡村振兴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和应用途径。

  聚焦于系统性保护,构建淮河流域非遗保护大格局。非遗不能仅靠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保护,要转变思路,扎实做好系统性保护。一是协作保护,形成合力。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关键,要健全非遗传承人梯队,扩大传承队伍,进行动态管理;各级政府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政策制定和法律保障等体系;商界从事非遗的商业性经营和产业化开发等,进行生产性保护;新闻媒体进行大量宣传、正确引导,使淮河流域非遗的价值和魅力深入人心。二是整体性保护,培厚生存土壤。非遗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非遗保护需要关注相关的文化、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要对非遗生存的特定环境进行整体保护。虽然域内也有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如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亳州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但没有建立跨省保护区,缺乏淮河流域非遗保护的整体性。

  着眼于守正创新,推动淮河流域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是一种生活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才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要让非遗“活化石”融入现代生活。一是尊重非遗基本文化内涵。传承千百年的非遗各有其内核,原汁原味是创新的前提,不能把“真遗产”改成了“伪遗产”。如花鼓灯是集舞蹈和音乐于一体的民间舞种,但在传承中重舞轻歌,已然成为“哑巴”花鼓灯,原生形态的花鼓灯已濒临消亡。二是弘扬非遗当代价值。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创新,可以在题材内容、表达方式、传播路径等多方面进行传承创新。如尝试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河南坠子、砀山唢呐等,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三是非遗分类融入现代生活。凤阳花鼓、打铁花、锣鼓艺术、罗山皮影等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等表演艺术类的非遗开展进校园、进社区等各种活动;华佗五禽戏、佛汉拳等传统体育类的非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曹州面人、阜阳剪纸、中医诊疗等传统工艺类在生活中进行广泛应用。

  致力于合理利用,促进淮河流域非遗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向赋能。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遗+”,让非遗与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一是“非遗+乡村”,涵养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非遗根植于民间的土壤,凝聚着乡村的精气神,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过创新泗州戏等戏剧的剧目、民歌内容等来倡导文明新风,引导老百姓唱戏跳舞画农民画。一方面培育了非遗保护传承的空间,另一方面对于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发挥重要作用。二是“非遗+旅游”,推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抓住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这一契机,围绕淮域内44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5个全国特色小镇、4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18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打造非遗特色景区。开发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和研学线路。发挥非遗的“体验”属性,游客们可以亲手制作彩陶、剪纸、泥塑,欣赏非遗传承人表演的皮影戏、各类戏剧,品尝符离集烧鸡、富春茶点等非遗美食,购买非遗文创产品,让游客感知淮河文化魅力。

  非遗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淮河记忆,我们要发挥淮河流域非遗文化的独特价值,让古老非遗传递淮河文化的新声,在新时代焕发璀璨的光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