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探索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地域内非遗音乐的丰富性与深刻内涵,并全面领略其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韵新声·东至非遗音乐”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于8月5日至7日期间,走访了池州市东至县文旅局、非遗展览馆以及文化馆等相关文化单位,并与多位非遗传承人老师进行了深入访谈,旨在全面收集并整理东至非遗音乐的相关资料。
调研团队在当地非遗展览馆及文化馆调研
调研团队到达了东至县文旅局
调研过程中,团队不仅聚焦于东至县当地极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文南词、鸡公调及白芴章氏吟诵,通过实地考察,深入剖析了这些音乐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同时,团队还积极与东至县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金华,东至县文旅局文化艺术股主任方鹏珍以及东至县文化馆主任檀映芳开展音乐文化交流座谈会,就东至非遗音乐的保护现状、传承机制及创新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叶局长深刻阐述了东至县当前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的积极举措。他指出,该县正致力于全方位地保护与发展其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不仅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还敏锐地捕捉到当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巧妙地将东至独特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进行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新作品编创工作。此举不仅是对传统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性发展。
同时,叶局长强调,为了促进优秀传统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与影响力提升,东至县正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展示平台,旨在为这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音乐作品提供一个璀璨夺目的舞台。这些平台不仅为传统音乐艺术提供了现代化的展示渠道,还寄望于通过此类举措,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鼓励他们主动接触、了解并参与到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从而确保这一宝贵文化遗产能够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调研团队与东至县文旅局相关领导开展座谈
调研团队与东至县文旅局相关领导合影
8月5日下午,团队前往东至县尧渡镇三条岭,对当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拜访了“章氏吟诵”的传承人章灵泓老师。“章氏吟诵”是晚清光绪初年由燕泥书屋的创始人章树桢传承来的吟咏曲调,其调声悦耳、曲调因诗而异,融入东至传统民歌元素;语言采用皖江官话,贴合诗意易于传唱。章灵泓老师是章先生后孙,自幼在书屋受先祖言传身教。多年来,她依声传情的演绎风格颇受大众青睐,希冀继承先祖质朴的文艺理念,并身体力行的将非遗传统文化弘扬下去。在本次实践采访中她指出:“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如果人读诗只讲平仄朗诵,不能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不能用声音来诠释作者的情怀,那对这些名作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认知层面,这是极不可取的。”在新时代的文艺浪潮中,章灵泓老师以其对章氏吟诵的坚守与创新,不仅传承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为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典范。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应当更加深入地挖掘与诠释中华文化的精髓,以声音为桥梁,连接古今,让更多人感受到诗词之美、心灵之韵,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章式吟诵”创始人章树桢的遗照旧物
调研团队与“章氏吟诵”省级传承人章灵泓老师合影
8月6日,团队前往了位于东至县的东流镇,对该地的戏迷俱乐部(即东流镇菊江社区文南词剧团)进行了实地考察。文南词,又称文词戏、文词腔,流行于安徽省东至县、宿松县等地。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原为湖北黄梅一带渔鼓小调,清末传入安徽。最初传入是一人手持渔鼓,击节而歌的沿门卖唱,后与灯会歌舞结合,起先在村庄宽阔地方表演,继而由田头地角、街头巷尾的坐唱改变为塔土台或家族的祠堂内演出,解放后,发展成为戏曲形式。文南词表演娱乐性强,唱腔脆甜圆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为了让文南词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近些年来文旅局聚焦文南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切实行动为文南词发展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文旅局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并邀请了东至文南词的代表性传承人、文南词剧团以及众多业内专家,就文南词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未来前景进行探讨,并阐明文南词存在的重要意义,力争要让文南词在尽可能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之上与新时代接轨。
期间,我们有幸与东至县文南词剧团团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南词传承人叶江红老师,戏迷俱乐部的负责人许悦华先生以及东流镇纪委书记曾志平同志进行了深度访谈。
东至县文南词剧团团长、东至文南词省级非遗传承人叶江红老师为我们一边阐述一边表演
调研团队在与叶江红老师分析文南词曲谱并收集相关资料
调研团队与文南词传承人叶江红老师以及文南词演员合影
在交流过程中,叶江红老师以其丰富的表演经验,向我们生动阐述了文南词这一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并且指出,文南词作为该地区标志性的戏曲,其历史脉络悠长,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承载着东至地域鲜明的文化特色,还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文南词的创作实践展现出了强烈的时代适应性与创新性,通过巧妙融合池州地区独特的人文特色与新时代的社会风貌,并运用了现代音乐元素,成功创作出如《池州四有》等一批新作品。叶老师进一步表达了对文南词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希望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吸引更多青年群体的关注与参与,促进文南词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让其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调研团队在与曹雨师老师学唱并整理鸡公调曲谱
调研团队与鸡公调省级传承人曹雨师老师合影留念
当日傍晚,调研团队前往了东至县木塔乡,在田野考察的同时拜访了鸡公调省级传承人曹雨师老师。“鸡公调”是东至县木塔乡的民间艺术形式,由500年前饶河戏腔流传至此与本土方言结合衍生而来。艺人演唱时常用舌根翻高八度,俗称边音,声如雄鸡报晓,由此得名。它唱腔高亢活泼,具有北方音乐特征却不失南方婉转韵律,节奏敞亮尾音浓郁。在访谈中团队了解到,曹雨师老师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陆续创作出多首紧跟时代步伐的乐曲,同时他也语重心长的对实践团体指出:以鸡公调为例,如今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数量虽多,但在于其对扮演者的技艺要求过高,导致心仪这些艺术的老百姓们心有余而力不足,进一步造成了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局面。他呼吁广大文艺学子、文艺工作者通过自身努力与素养的积累,逐步改善当前诸多文艺形式面临的状况。诚然,在新时代新思想的氛围中,文艺工作者更应肩负起传承与创新的重任,以曹雨师先生为榜样,不仅深耕于传统艺术的沃土,更要勇于探索,结合时代创新让“鸡公调”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图/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