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

首页>地方频道>盐城>要闻

东台市:构建多元养老 守护“幸福晚晴”

居家养老“24小时服务链”日臻完善,更多精细化服务送到了老年人身边、床边、手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逐步融入养老服务,老年人过上了智慧养老生活,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多项服务;长者食堂遍地开花,睦邻友好“抱团养老”……随着“一老一幼”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东台市养老服务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幅幅让“夕阳”更红的幸福图景在东台大地勾勒而出,为这个春季写下了温暖的注脚。

“优化设施布局+分级分类推进”

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成型

日前,东台镇二女桥社区“长者幸福食堂”正式对外试运营。从社区网格群得知消息后,家住附近的73岁居民陈爹迫不及待地拉上朋友来新食堂“打卡”。“之前经常听其他社区的老人说老年食堂的事儿,特别羡慕。现在,我家门口也有啦!环境好,菜品也丰富,更重要的是干净、卫生还便宜。”陈爹赞不绝口。

二女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面积240平方米,总投入80万元,设置日间休息区、理发区、助浴区等功能区,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体娱乐等一站式养老服务。而“长者幸福食堂”以财政补贴的方式,为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就餐、送餐服务,为老年生活幸福加码。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老年人已不满足于传统养老机构养老模式,慢慢转向于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农村留守老年人对关爱服务、精神慰藉需求也日益提升。

为弥合城乡差异,补齐乡镇老年群体的养老短板,该市在不断完善农村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均衡布局的基础上,健全措施、优化服务供给、强化服务资源统筹与管理能力,打造多层次、高品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在五烈镇东里村颐养中心内,十多位老人正靠在按摩椅上悠闲地观看电视节目。作为该村2023年度重点打造的公共服务平台,东里村颐养中心每天可接待长者近50位,设置的功能区可为老人们提供理发洗衣、运动康复、日间照料、助餐助浴、文化娱乐等一站式、全过程、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我们之前随子女长住上海,今年过年回家,在街坊邻里的介绍下知道村里多了个‘养老院’,就想着过来看看。这一看不得了,我俩都不想回去了——谁能想到这儿的环境能这么好!”近段时间的“新面孔”徐奶奶乐呵呵地说。

城乡养老服务要素双向流动,服务资源配置趋于均衡,与此同时,该市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通过做强“机构颐老”、做实“社区安老”、做优“原居享老”,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具有东台特色的纵向养老服务体系。至此,一个系统化、立体化的市、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格逐步完善。

截至2023年底,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80个,床位超1万张;尊老金累计发放3.67亿元,惠及5.65万老人;养老服务补贴2728万元,惠及6.1万老人,有力推动了基本养老服务便民、均衡。越来越多的东台老人,感受到了“最美夕阳红”的浓浓暖意。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提升

公办养老机构,公建公营还是公建民营?公建公营投入大、包袱重、动力不足,经常出现亏损的情况。而公建民营虽然灵活高效,但容易陷入单向逐利甚至引发社会问题的困境。对此,该市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有自己的看法:“养老机构除了兜底保障,更要以优质的养老服务走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养老事业的良性发展。”

该中心坐落于望海社区,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全市首家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也是该市探索推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运营模式、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与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提档升级的率先实践。

除助洁、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这传统“六助”服务外,该中心还结合老年人所需,设置了日间照料、精神关爱、活力文娱、适老化空间等功能板块,俨然成为附近居民家门口的“养老院”。今年以来,该中心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积极引入心脑血管康复、心肺复苏、疼痛康复等单病种康复专项模式,在逐步提升自身康复服务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关系千家万户。从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养生保健、休闲娱乐,到开设健康小屋、健康课堂,在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内,全链条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相融共生,让老年人实现有所依、有所养。

现如今,像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这样,由乡镇(街道)、村(社区)整合闲置资源提供场地,引入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在东台遍地开花。而这类更为专业的社会力量加入,也让加速推动医养结合和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更多可能。

“丰富服务供给+加快数据赋能”

养老服务保障持续优化

该市各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良好,社会口碑不断提升。然而,不论是公办公营,还是公办民营,虽然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但有限的养老床位对于巨大的养老需求来说,还是显得杯水车薪。如何让更多老人享受到“送上门的养老服务”?东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日前,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内的呼叫中心接到了一通来自富安镇的求助电话。该镇沙岗村的87岁老人通过微信小程序发来求助,表示自己的降压药已经吃完,但因为天气原因,自己实在不便出门购买,所以想请助老员帮忙。了解情况后,中心积极响应,立即安排助老员吴茂来到老人家中,仔细了解用药需求后,及时为老人买回了降压药。

老年人居家在线点单,工作人员后台即时派单,这是该市在全域推广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整合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适老化改造等功能,为老人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安全照护、健康管理、生活服务等综合性服务。采用线上线下预约,实时派单上门,服务高效便捷,累计为近9万老人提供了服务。

该市早年就已启动“虚拟养老院”项目,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信息服务。紧随其后推行的“互联网+养老服务”,拓展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范围。而后,智慧化服务持续提档升级。近两年,还将养老床位“搬”进了百姓家门,助老员每日上门提供助餐、助浴、理发、按摩等专业服务,让无数“银发族”真正享受到了养老不离家、养老更实惠的社会发展红利。

数据显示,去年,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新增服务对象近万人,全年服务老人6.1万人次,为全市3000名经济困难老年人配备适老化改造套餐,为近2000户老人家庭安装一键呼叫设备,用温暖有力的举措托起老人“微幸福”。

与此同时,智能化、便捷化、专业化的市级养老服务中心正火热建设;3家街道级“枢纽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备受老年人好评;7家镇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发展了日托、康复、娱乐、学习等多功能服务;12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微日托、微助餐、微健康、微娱乐等服务;19家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全新尝试邻里互助“抱团养老”;还有依托养老服务设施建成的长者食堂每天为老年人制作健康实惠的饭菜……优化设施布局、丰富服务供给、加快数据赋能、培养专业人才,该市致力将更多精细化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构建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24小时助老幸福圈”。

筑起好巢穴,引来“金凤凰”。随着各项政策的推动和养老、助老环境的持续优化,该市养老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有效扩大了服务供给,提升了服务质量。为推动养老事业良性发展,该市民政局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就安全管理、综合监管等打出“组合拳”,推动养老服务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5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