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新技术成了种粮“好帮手”

人勤春来早,黄山区仙源镇的农田里呈现出一派春耕备耕的忙碌场景。2月14日,水东村民丰种植家庭农场主项明利正在使用植保无人机给农场的200多亩油菜施肥,为油菜补充养分。在项明利操作下,无人机低空飞行,精准地将肥料播撒到每个角落。以往,人工施肥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难以保证均匀度,如今植保无人机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还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除了油菜,项明利还种植了1000余亩水稻。水稻种植,育秧很重要。为此,他新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3月中旬开始育秧。为了提高育秧水平,他还购买了水稻育秧机。“这个设备能够将翻土、浇水、播种一体化操作,就像流水线一样简单流畅。”项明利对今年的育秧信心满满。

“我种田30多年,近几年陆续购买了插秧机、打田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水稻和油菜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管理。”谈及新技术带来的变化,项明利说。

“现在有了新技术,不仅种田轻松很多,产量也大幅提高,新技术成了我的种粮‘好帮手’。”项明利说。

黄山区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广泛宣传、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率。这段时间,项明利连续参加了多个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班。“我今年50多岁了,如果没有参加技能培训,就不能这么快学会机械操作,把新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项明利感慨道。

新技术在黄山区种粮领域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仙源镇农技专家胡黎明说,机械化不仅解放了人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种植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农业产量和产值。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黄山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3%以上,茶叶机修剪、机加工作业水平均在90%以上。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9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