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现代产业园走访见闻
一年之计在于春,扬帆奋进正当时。龙年新春,淮南现代产业园里各家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一派忙碌景象传递出实干奋进的积极信号。
走进淮南市筑舜预制构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预制构件自动生产线、数控钢筋加工线正繁忙运转,工人们正在进行钢筋绑扎作业。在厂房外的成品堆场,一件件装配式建筑产品已经生产成形。
淮南市筑舜预制构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专门从事建筑工业化研发、设计、生产及施工一体化的公司,也是淮南市首家且目前最大的一家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基地。
“装配式建筑,就是由工厂预制完成的部分或者所有构件,如梁、板、柱、墙等部件,随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公司技术负责人毕乾坤介绍,与传统建筑施工主要采用现场浇(砌)筑的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产品精密度高,减少了湿法作业,可降低扬尘和噪声污染,更省时、更节能、质量更有保证。
该公司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20万立方米,共计有环保型混凝土、数控钢筋加工、预制构件加工等生产线九条,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三一建筑构件生产流水线,产品涵盖了内外墙板、叠合楼板、楼梯、阳台、梁、柱、道路侧石、管片等高品质预制混凝土构件,涉及行业包括民建、公建、道路、市政、水利等。
采访中,记者看到,公司生产的预制件上,都贴有一张二维码。毕乾坤介绍,为了做到生产可追溯性,公司引进了行业最先进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让生产管理数据化、可视化,并通过该系统赋予每一个构件都有独一无二的二维码信息,让每一个构件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既方便施工时对号入座,也实现构件生产的全过程质量可追溯。
毕乾坤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各级政府也出台了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政策,公司将把握发展机遇,与在淮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努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国家级示范基地。
淮南市泰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电力设备安装、检修、维护、改造为主的电力工业技术服务企业,作为淮南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于2020年入驻淮南现代产业园区。
与淮南市筑舜预制构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不同,淮南市泰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总部企业,公司生产项目分散在全国各地,而企业总部主要是管理、综合、财务等部门人员在总部办公。
“我们公司自入驻园区以来,得到较快发展,去年的产值达到8000多万。春节后,公司各个项目部迅速复工,投入省内外多个电厂的检修、运维等工作中,奋力冲刺‘开门红’。”公司相关负责人于瑞林介绍,目前,公司已获得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承装修试四级资质,压力管道安装检修资质等,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被评为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淮南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拥有淮南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被市科技局列为“十四五”科技规划电力工程行业代表企业。
“作为一家电力工业技术服务企业,技术是公司的立足之本。”于瑞林介绍,公司目前与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特种焊接技术设备研发及推广,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公司技术竞争力。同时,公司还与在淮多家高校进行校企合作,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定向培养应届毕业生作为公司储备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为公司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开“春”即开工,起步即冲刺。连日来,淮南现代产业园干部职工深入园区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拓市场。“在市、区的大力支持下,园区已取得省政府关于新设省级经开区的批复,将更名为安徽淮南田家庵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南现代产业园有关负责人介绍,升级为省级经开区后,将在平台载体、产业集聚、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带来利好,园区将全力以赴做好建平台、抓招商、强保障、优服务等各项工作,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吴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