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院士旧居人如潮涌: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新入职教师的思政课,准新兵的役前“加油站”……自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这里成了热门打卡地,激励着青年一代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报效祖国。
李德仁是从姜堰溱潼“院士旧居”里走出的院士。他的弟弟李德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弟弟李德群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科学专家,当地誉为“一门三兄弟六院士”。姜堰区现拥有8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除了李氏三院士,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夕云,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一位院士就是一颗星辰,他们聚成姜堰的宝贵财富和人文地标。
点亮精神火炬,弘扬科学家精神
早在2019年,姜堰区政协就牵头创作出版了报告文学集《姜堰院士》,书中呈现了5名院士的璀璨人生。李德仁在逆境中锲而不舍,实现“驻地观天”的大家风范;李德群不忘初心、始终如一,成就共和国“材料之王”;杨元喜蹲守计算机房七天七夜,练就他的“北斗人生”;缪昌文时刻胸怀祖国,成为享誉世界的“大坝之神”,而曹福亮则以“一棵银杏树”根植出了一座城市的产业兴旺……现在,《姜堰院士》成为姜堰全民阅读的推荐好书。
2022年,溱潼院士旧居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基地依托院士风采馆、家风家训馆、学习强国线下体验馆、小镇客厅、古镇测绘主题园等,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开展系列科学家精神教育活动,构筑起完整的院士精神展陈宣教体系,每年接待访客10多万人次。
科学家携手企业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4月5日,2024“康养名城活力姜堰”创新发展大会召开,诸多姜堰籍院士专家分别围绕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基础科研、精密制造作主旨演讲,为姜堰跃入发展新赛道、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南。这次大会集中签约产业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309.01亿元,还开展了产业对接、康养研讨、科技巡诊等子活动,泽被桑梓,惠及发展。
发挥院士引领作用,激活科创引擎
今年7月11日,姜堰区委领导奔赴武汉,拜访李德仁、陈学东两院士,联系科研团队,在卫星通导遥、精密减振产业链中寻找切入点,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相关部门和企业与华中科技大、武汉科技大开展合作,共建产业化基地、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加强离岸创新中心实质化运营;紧盯“新兴赛道+前沿技术”,利用院士、乡贤资源,围绕低空飞行器零部件、精密减震设备、新型储能、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引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从0到1,到10,再到100”的科技创新生态链。
姜堰区科技局负责人表示:“姜堰将实施高新企业三年培育行动,力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新建企业离岸创新中心1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突破2.85%。”
赓续科学家精神,激发全民创“新”力
近年来,姜堰区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活动,举办“同城英才汇”“院士家乡行”“姜堰人才日”系列子活动,一批院士身回故里、智归家乡,为“智慧姜堰”装上“最强大脑”。今年5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首站走进省姜堰中学,姜堰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分享《什么是IC光刻机》,勉励同学们“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探索大学与中学联合育人路径,还举行了华中科技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授牌仪式。
姜堰区中小学播撒科技“金种子”,每逢重大时间节点,都开展“科技与未来”主题活动,溱潼中心小学创客中心、梁徐中心小学少年科学院,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定期开展活动圆梦,两校学生10多次在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和江苏省人工智能竞赛中获奖。姜堰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心城市百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