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日公布的《2023年中国县域两百强宜商水平报告》,在全国200家经济最强县域中,宜商水平排在最前面的以长三角、珠三角、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的区县市为多,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群县域表现抢眼。
根据这一报告,2023年位居全国宜商指数前十名的县域分别为:苏州昆山市、泉州晋江市、南京江宁区、杭州余杭区、苏州张家港市、杭州萧山区、佛山顺德区、无锡江阴市、佛山南海区和苏州常熟市。
此次报告中的宜商指数,参考了世界银行的最新定义,设置了商业准入、基础设施、产城融合、要素成本、市场吸引力共5个分项作为一级指标。报告提到,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强调了其指标在金融稳定性等方面的缺失,因此该报告增加了市场吸引力和要素成本指标。
县域是“县”这一行政单位管辖范围内的区域,包括县、县级市以及相关区等,县域测算对象来自国家部门。本次测算地区生产总值前200个县域地区,对外公布前150名县域具体数据。
从数据可以看出,长三角多城市的区县市是中国县域宜商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中,苏州、南京、杭州、无锡最为抢眼,这些地方是全国人才、资本、企业踊跃奔赴的地区。报告提到,原因是这些地区对外开放度大、经济外向度高、交通基础设施发达、税负水平低。
报告显示,每一个省市经济发达县域,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苏州昆山市、苏州太仓市,利用与上海毗邻的优势,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成为台企、德企在华集聚的高新制造业发展基地。
中国经济总量前200名的县域中,几乎都有特定的产业实现了专精特新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特定产业的集聚区,在海内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一现象对于其他县域发展特色经济具备相当高的借鉴意义。
报告也建议,下一步各县域应该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强链补链,弥补教育、交通、医疗等短板,建立更好的跨境自由贸易条件,建更多的大学特别是科技研发机构,促进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多式联运建设,加快向全球出口商品,使得各县域成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宜学的全球特定产业高质量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