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报道《堰桥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效》,并配发《把“包”字引向乡镇企业》的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这篇报道的作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颜世贵亲眼见证了“一包三改”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5月28日,“一包三改”经验总结推广4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一包三改”纪念馆新馆开馆,颜世贵以视频方式发来贺词。“传承和弘扬老一辈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把惠山这片改革发展热土建设得更加美好。”惠山区相关负责人说。
惠山是“一包三改”经验的首创地,“四千四万”精神的发祥地之一。“一包三改”纪念馆建成开放于2018年底,总面积600多平方米,共两层展厅。“40年来,在‘四千四万’精神、‘一包三改’经验的指引下,惠山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惠山区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以“五地四创”为战略引领,深入实施“鲲鹏迭变”计划,大力推进“3+1”功能区改革,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模范区,着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标杆,一座科产城人融合的现代化城区正在加速崛起。“这个过程中,相关史料需要充实,今年惠山区对纪念馆实施改造提升。”堰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新馆充实新内容。走进新馆,迎面是正在播放的大屏展示片。2层展厅分为六大主题区域,一楼展厅为“潮思,伟大回响”“潮起,源何惠山”“潮立,时代标杆”三个区域,二楼展厅展示“潮涌,气象万千”“潮浪,鲲鹏迭变”“潮燃,沉浸课堂”三个主题。
“更详细地记录历史,新馆展陈的史料更真实、内容更丰富。”相关负责人说,除了增加上世纪70年代在农业和工业设备方面的发展,这次还增加了发扬“一包三改”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秉承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发展举措内容,“数字化展陈方式在新馆大量使用,影像播放、新媒体手段在其中穿插。”
记者发现,新馆内播放的史料通过“一包三改”亲历者原音叙述,历史档案展品实景呈现,数字全息情境化演绎等多维立体展陈语言,让观众重温那段始于1982年的伟大历程,激昂“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担当,赋予新时代强大创新动能。
当天,位于吴文化公园内“一包三改”纪念馆新馆左侧的“四千四万精神馆”亦同时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