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新安江、太平湖、阊江出境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1-12月,城市水质指数2.7621,同比改善1.82%,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位居全国339个地级以上城市第20位(同比提升9个位次),长三角第2位,全省第一位,为历史最好成绩。
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及规范化建设,全面整治保护区环境问题。市政污水管网累计修复改造42.72公里、新建16.83公里,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达一级A排放标准。开展省级工业园区排查专项整治,化工园区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达九成。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治理率达45.1%,位居全省第二。实行全域茶园绿色防控,秸秆综合利用率94.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2.65%。船舶生活垃圾和污水转运处置率均达100%,实现内河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完成新安江流域和长江一二级支流等河湖岸线900公里范围排查。全域407家“生态美超市”和462个 “七统一”农药集中配送网点稳定运营。
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高位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提升三年行动,深化实施八个专项实施方案。开展水生态调查,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活动发布 13个全球新物种,开展长三角生物多样性体验展示中心建设。修复休宁横江湿地公园湿地20公顷、恢复鸟类栖息地生境8公顷,增殖放流鱼苗累计4443万尾。谋划入库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13个,争取中央水专项资金2.7亿元,实施黄山区环太平湖区域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丰乐河下游1-10号沟区域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市范围复制推广望丰EOD项目模式7个,计划总投资 227亿元。
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持续推进水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安江流域水排污权交易试点在全省全面推广,水排污权抵押贷款、水权交易、“节水贷”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深化跨界水体联防联控机制,构建联合河湖长制工作格局,查处河道非法采砂案件7件。探索新安江流域综合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修订市级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成全市13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举办突发环境事件跨区联动处置应急演练。
构建联保共治新格局。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历经3轮成功试点后实现提档升级,皖浙两省共同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发布《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方案(2023—2027年)》,杭黄两市共同编制《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连续5年共同签订《新安江流域生态环保合作要点》,参与钱塘江流域水环境共治共保联盟。 修订黄山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办法,实现全市乡镇全覆盖,水环境治理不断向基层末端延伸。 新安江街口断面生态补偿指数P值连续12年达到考核要求,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优质水,“新安江模式”已在全国21个省份、20个流域(河段)推开,皖浙两省正由“一水共护”稳步迈向“一域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