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

首页>地方频道>常州>要闻

钟楼区:多措并举推进社会救助工作

  今年以来,钟楼区聚焦“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总体思路,在用心用情用力书写“钟式”温情救助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坚持“党建+”,温情救助创品牌。探索党建与社会救助的深度融合,将“党建+社会救助”融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室”项目,以“党员示范岗”“领头雁行动”“党员义工流动服务车”等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抓实队伍建设、深耕品牌打造,涌现出“许巧珍7+工作法”、“杏花春雨”等一批社会救助党建品牌。推行“一证一书”即可申请救助的做法,开通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通道,切实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着力完善衔接互通的四级服务网络,将服务端口向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延伸。通过公益创投、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实现政府救助兜底保基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促提升的良好互动,全年市、区共投入近300万元,用于各类社会救助服务的开展。  坚持“党建+”,温情救助创品牌。探索党建与社会救助的深度融合,将“党建+社会救助”融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室”项目,以“党员示范岗”“领头雁行动”“党员义工流动服务车”等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抓实队伍建设、深耕品牌打造,涌现出“许巧珍7+工作法”、“杏花春雨”等一批社会救助党建品牌。推行“一证一书”即可申请救助的做法,开通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通道,切实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着力完善衔接互通的四级服务网络,将服务端口向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延伸。通过公益创投、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实现政府救助兜底保基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促提升的良好互动,1-10月,市、区共投入近300万元,用于各类社会救助服务的开展。
  引入“互联网+”,智慧救助显活力。今年8月,钟楼区以北港街道梧桐苑智慧社区为试点,依托“智慧北港数据港”平台,运用“AI+大数据”,对辖区内的困难家庭基本情况、帮扶需求、社会资源等信息实现实时更新交互,让帮扶的触角覆盖到社区每个角落,激活处于最末梢的社区工作人员靠前服务,成为社会救助工作“灵活的脚”,让智慧救助焕发出崭新活力。同时,发挥社会力量积极作用,推进“智慧看护”等具有钟楼特色的慈善救助项目,截至10月底,为280户各类困难群众安装“暖心护航”智能监测设备。为全市构建“五化”智慧救助体系贡献钟楼力量。
  链接慈善组织,搭建社会帮扶“连心桥”。积极创新“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引导慈善组织、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队伍等多元化主体参与扶弱济贫,在街道、村社区成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广泛链接社会救助资源,加强供需精准对接,创建服务清单,形成社会救助“钟楼微力量”。1-10月,共排查5300多名困难群众,摸排近600条需求数据。加大慈善救助帮扶力度,丰富慈善超市内涵,打造慈善超市4.0版本,提供物质帮扶、精神关爱、文化传播等多元化服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3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