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

首页>地方频道>滁州>要闻

让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更有“医”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这不仅为我们指引了科学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使得改革更好地对接了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近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蒋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积极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全面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让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看得见、摸得着,更有“医”靠。

蒋玲介绍,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树立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就医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2021年、2022年,市卫健委分别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老龄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2021年,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两次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政策激励;先后打造天长市“县域医共体模式”和家庭签约服务“定远模式”,并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卫生健康事业是关乎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和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的重大民生工程。如何让健康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蒋玲表示,将重点聚焦以下四大方面,并且同步持续发力。

一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市一院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二院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合作共建,推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省级中医医疗中心。落实人才引进“满天星”行动计划,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专家队伍。加强专科联盟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与长三角区域内医疗机构同质化发展,不断提升我市医疗服务质量和对周边的医疗辐射能力。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全面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内涵建设,打破地域和层级的限制,推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将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转移至社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让优质的医疗服务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二是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大力建设县级分级诊疗制度,着力打造县域医共体“滁州模式”。加快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目标到2025年,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相关疾病分级诊疗中的职责明确、分工清晰,转诊标准和转诊程序规范,连续畅通的双向转诊服务格局基本形成。加快健康数字滁州建设,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全市县级以上医院与省平台互联互通。推进“智联网医院”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医联体”深度融合的新型医疗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借助牵头医院的远程诊断、心电中心和影像中心,面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服务,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

三是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提质升级,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建设路径,推深做实DRG支付方式改革与医共体医保基金包干衔接管理工作。常态化对全市1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管理情况开展调度,落实医共体内双向转诊住院起付线减免政策。深入推进紧密型医联(共)建设,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升级版”,健全完善医防融合、医养结合、中西医结合“服务三合”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天长市人民医院、明光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示范建设,打造滁州特色品牌。

四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大学专科村医委托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建立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机制,通过派驻坐诊、指导手术、学术讲座、进修培训等措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创新基层卫生发展,以明光市综合试验区建设省级试点为契机,遴选凤阳县综合试验区市级试点,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标准,缩小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差距。强化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五统一”机制,加强落实紧密型医共体上下服务贯通机制,做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