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风雅汇

人生的春、夏、秋、冬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一句名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小寒一过,这年就快了。中国人还是看重春节,看重二十四节气。今年除夕,刚好也是立春日,这真是应了辞旧迎新这句古语。

  静下心来考虑人生问题,是退休以后的事了。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划分的新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0至17岁为未成年人,

  18岁至65岁为青年人,

  66岁至79岁为中年人,

  80岁至99岁为老年人,

  10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今年七十岁了,已是中年序列的人了。退休了,进入到一个新生活*,得以让我有时间去仔细欣赏,认真品味,怡然享受这退休带给人生的诸多乐趣……

2002年5月,与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布托.加利在南京状元楼合影。

  人生几十年,倏忽之间,应顺其自然,不要拧巴着来。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我称之为,跟着节令吃水果,不要吃反季节瓜果。

  孔老夫子说: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当下,每个人活得都有点累。三十而立,谈何容易,说不定你工作还没着落,还没成家,或者已经加入剩男剩女的行列,爸爸妈妈急得不行。四十而不惑,恐怕也很难,当下依然有好多疑惑,说不清,道不明;五十哪能知天命啊,知不了的;六十耳顺也顺不起来;君不见有些人都七十、八十、九十了,还在那里为名为利闹得不可开交,还在那里给自己较劲,给别人较劲。有的人热衷于想多干事,固然精神可嘉,但有利有弊,堵了后人的路。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达到孔老夫子说的境界非常人所及。我琢磨着,人生有一个春夏秋冬的序列,顺势为之,足矣。

延明16岁

  春天:

  父母赋予躯体,来到人间,一粒种子发芽。青春少年,无忧无虑,阳光灿烂。

  春是轻松的,春是多彩的,春是有梦的,春城无处不飞花。早莺争春,新燕啄泥,夜闻风雨,满园春色关不住。

  我以为,一个人在正式工作之前的日子,都应该算是春天。不过现在的孩子,负担也重,经常挂在父母嘴边的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久而久之,孩子们是有春没梦啊。

1966年11月在北京天安门

这是我与中学同学们唯一的一张照片,至今保存在中学校史里,二排左一是我。

这是我1972年,在寨里公社广播站时的唯一张照片。

1973年在南京长江大桥留影

1976年在韶山毛主席故居前留影

  1973年来到南京大学数学系读书,背着一个哥哥送给我的他当兵时的一个书包,穿一双解放鞋,中山陵前留个影,挺知足的。

1975年在南京大学汉口路22号校门口

  这是班级毕业合影。我是三排右八,在周林书记后面,周书记曾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1975年后历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夏天:

  走上社会,工作了,能为国家和家人做点事了,这是夏天的开始。夏天在人生的时间隧道里是热烈的,多彩的,奋斗的 内容最多的。

  夏天有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既有映日荷花别样红;也有黑云压城,山雨欲来风满楼。夏日通常伴着炎热的煎熬,夏日有飓风,泥石流,高温,洪水……,经历夏天需要智慧,需要应对,沉着冷静,左右逢源。夏日有压力,夏日有竞争,夏日有挑战,夏日更有机会。熬过夏天需要决心和定力,你扛住了,你挺过来了。你就有了一个生动的、火红的、充实的、有成就的夏天。有人懈怠了,惧怕了,那他就被飓风卷跑了,被泥石流吞噬了,夭折了………

1977年留校在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了。

三十岁成家立业,有儿子了。

儿子100天。

1995年,采访加拿大友人大山后,合影留念。

  2003年4月,受命担任新闻传播学系系主任。我用几个月的时间,在学校党政领导全力支持下,10月10日撤系建院。12月18日举行建院大会,群贤闭至,蓬荜生辉。教育部高教司刘风泰司长,人民日报梁衡副总编、新华社刘江副总编、中国日报朱英璜总编,学界的方汉奇先生、赵玉明先生、童兵教授、罗怡澄教授、李希光教授等,学校洪银兴书记、蒋树声校长等党政主要领导都出席了会议。

  担任院长八九年,基本上总是最早到办公室,最迟一个离开。

  在全国新闻院系第一个成立院董事会。梁衡(左六)、刘江(左五)、朱英璜(左四)、刘向东(右四)等应聘担任首届院董。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先生,是莱芜老乡,2003年特意率团祝贺学院成立。2010年我特意赠送长乐“清风明月”的书法作品,陈校长也在现场。

2004年,在指导研究生。

  2007年9月8日,在夏威夷采访93岁的美国著名记者罗德里克。左一是我的研究生宋韵雅,现在是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副教授,成就多多。

  罗德里克对我国非常友好,他曾长期在延安报道中国红军,与我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结下深厚友谊。上世纪轰动世界的乒乓外交,罗德里克是3个获准随同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于1971年4月10日至17日访问中国的记者之一。他后来是美联社驻北京分社首任社长,多次采访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

这是罗德里克在延安是与毛主席?朱老总、刘少奇、周恩来的合影。

这是罗德里克任美联社北京分社社长时采访邓小平。

  我写的采访罗德里克长篇通讯登在《中国日报》,还有罗德里克在夏威夷赠送给我的他写的中国故事书。

1999年6月,在圣女贞德故乡采访奥尔良副市长。

2008年采访法国《世界报》主编

1999年翻越天山留影。

2009年在三江源的可可西里。

2009年8月在青海玉树结古寺采访藏医。

2010年10月在辽宁本溪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走过夏天,来到秋天,收获满满。秋天就像登泰山爬上中天门,来到快活三里,到了一个平坦的驿站。一个人退休以后,就进入秋天了。有的人不愿退休,还想着多干点事,人还没退,活已经找好了。类似这样的退休,还享受不到秋天的快乐,因为身上还有责任,还有小鞭子抽着你。

在秋天,你可以收获“三情”:

  其一是收获亲情:

  多跟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弥补过去因工作繁忙失去的亲情关照。我把这称之为归巢;

  其二是收获友情:

  多跟过去因忙而不经常见面的朋友聚聚,聊聊。会会老朋友,看看老同学和自己的学生。2016年12月,我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我们在南京大学读书时的老同学,都联系上了。2017年9月下旬,我们全班三十几个老同学聚会母校,畅叙同学之情,师生之情;

  其三是收获闲情:

  趁着腿脚还灵便,带上家人出去走走转转,名山大川多看看,拍拍照。闲下来了,也可以把过去的爱好拾起来,写写字啊,画画画啊,自我欣赏,感觉不丢人的话,你也可以把你的作品送送亲朋好友,算是一种念想,岂不乐哉。

小全家福

有点腻歪啊

小酌一杯

在内蒙古锡林格勒大草原,我说,接地气。

零下28°的天气,爷孙俩在哈尔滨的雪地上打滚玩。甜甜说,和爷爷一起接冰气。

孙女敬茶那是一种什么心情,只有自己知道。

在祖籍方家庄的全家福。故土情深,一大家子人家开开心心。

师生凑在一起吃个饭,很舒心。这张照片也15年了。

2017年9月,与毕业40周年的同班同学,乐不可支啊。

我和我的藏族朋友,感情都盛在酒香和美声里啦……

拥抱我的藏族朋友根秋多吉

与三个藏族兄弟

哥俩好啊!

这几十条哈达都是浓浓的情。

2012年在黔东南的千村苗寨,接受苗族同胞盛情斟酒,味道真好。

黄山迎客松

永兴岛

在永兴岛

山高人为峰

在三亚的游艇上。

西沙鸭公岛

青海湖旁,腾空一跃。

恩施风光无限好

结缘一位土家族姑娘

与世界杉树王合影

祖孙游扬州

相遇林芝南迦巴瓦峰

饱览林芝鲁朗

  这是1979年我临摹的“哈图瓦的冬夜”,整整40年了,一直都很想把画油画的事再捡起来。

有点时间也练练字。

冬天是暮年:

  严格讲来,我所说的冬天,就是要离去的那个短暂的时间段吧,长则年把,短则月把,或许几天。冬天越短越好,少给家人添压力,少给社会添负担,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概莫能外,把自己封藏起来,爽爽快快地到另一个世界,去见那里的亲人和朋友。

  据说,另一个世界真实存在,未知可否?

  我们老乡说得好,“未知生,焉知死?”还是过好当下,是实实在在的内容。

  人生四季,是有序列的,各司其职,不能颠倒。比如:春是不能选择的。生命之躯是爹娘给的,那是前世修的缘分,进哪家门,成哪家人,是上帝的安排。如同春一样,冬天也是不好选择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宿,都要去见上帝。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不管是金枝玉叶,还是小花小草,无一例外。夏天和秋天是可以选择和追求的,火红的夏天铸就了灿烂的秋天,失意的夏天只能是灰色的秋天。

  孔老夫子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易经有,“日月相推,而明生焉”。人生的春夏秋冬, 没有如果,只有当下,属于你,属于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40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