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20”是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做了个美篇,留下记忆。一个人,能把读书、工作、退休,都和一所世界著名高等学府融为一体,是一种缘分,亦是一种福气。
我是1973年,通过基层推荐和考试,从山东鲁中山区一个农村来到南京大学数学系读书,这批人后来有个统称叫“工农兵学员”。1977年1月毕业留校任教,前后50年啦。“工农兵学员”在南京大学不受歧视,得到学校充分信任。
我是1973年8月底进校的,记不准哪一天了,只记得接待我的是郑维德老师和王明淑老师,王老师是著名数学家田刚院士的母亲,高挑个。两位老师都非常谦和。
成立于1921年的南京大学数学系,是熊庆来先生创办的。我们进校时的数学系,群星灿烂,像孙光远、莫绍揆、叶彦谦、黄正中、周伯勋等海内外知名教授都还健在。孙光远教授是著名数学家陈省身的硕士生导师,包括华罗庚都曾就教于孙教授,他的次子孙钟秀院士,是中国计算机的重要先驱。那时,我们有幸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也能听到莫先生、黄先生、周先生的课。
1973年入学报到时的照片
与母校的第一张合影
1973年在长江大桥
2021年,48年后在同一个位置留影
我们进校时的数学系行政小楼,现在是赛珍珠纪念馆。自1922年始,赛珍珠就在这幢小洋楼里开始文学创作,1932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3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和丈夫布克(时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赛珍珠任金陵大学外文系教授)带着他们的女儿在这所房子度过了十多年美好时光,写出了她的处女作《放逐》和后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地》等众多作品。她特别喜欢这栋小洋楼,每天上午在楼上写作,什么人也不准上楼,外出办事、访友通常放在下午。传闻与赛珍珠有恋情的徐志摩也曾到这所房子里拜访她。关于这段交往,据说赛珍珠生前曾透露给她的两位好友莎拉·布顿和诺拉·史迪琳。赛珍珠去世后,她们公布了这段“风流韵事”。莎拉说:“赛珍珠有个中国情人,这就是有中国拜伦之称的徐志摩。”诺拉写的《赛珍珠传》更是将赛珍珠和徐志摩之间的交往大加渲染。
那时,我们数学系一共三个专业。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三个专业的男生都住在八舍一楼,二楼以上是全校的女生,我们是护花使者。三年多时间,平平安安。要是搁在当下,恐怕哪个学校的校领导也不敢让男生女生住在同一栋楼里。
八舍后来又整修过,加高了一层,每个房间都装了空调。
在八舍楼下南门与书圣同学留影
同班老宋有一架照相机,我们也经常合影,留下许多青春记忆。
那时我们经常参加学校的劳动,这是劳动之后在物理楼顶层照的,斗鸡闸和教学楼清晰可见,那时还没有现在的图书馆。
与同学在鼓楼校区物理楼顶上。那时整个南京市高楼很少,远处的紫金山清晰可见。
与军训班长(一排右二、三)合影留念(前排左二是我)。
1974年,冰天雪地在临汾旅军训,衣服被雨雪打湿都结成冰凌,照样趴地下练瞄准,军训结束时,我11发子弹打了105环。
军训时,数学系总支书记李祥行(二排左四)去看望我们一起留影,李老师后来到常州大学(原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做党委书记。李书记人很正派,在1976年南京反对四人帮的斗争中,他竭尽全力保护学生。
冬天到汤泉农村劳动支农。赶上春节,帮农民朋友写对联,写和贴都是我干的。
每年清明,我们都要到雨花台祭扫陵园。那时的雨花台,规模很小。这张照片里面,我们的两位恩师和4位同学已经去世了。(三排右五是我)
在南京机床厂开门办学。
小笔记本记载着我的入党时刻。
大学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
一是我在1976年11月7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人。
二是1976年总理去世之后,我们南京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在全国率先进行反对四人帮的斗争。我们系的团总支书记李西宁和一个秦锋同学因此被关进监狱。粉碎四人帮后,他们被平反昭雪,李西宁任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
讨论我入党的支部会议记录,珍藏46年了。那时写的字很丑,同学提的意见很有火药味,毫不留情,让人脸上挂不住。不过,投票齐刷刷,全票通过。那时没有预备期,我的党龄从1976年11月7日算起。十月革命纪念日。
李西宁出狱后,全校召开平反大会,《新华日报》刊登过我和韩星臣、戴立泉、沈跃先四人合写的通讯:《心与亿兆同醉》 为了第二天见报,我们整整搞了一个通宵。我和西宁是一个党支部,合影留念。
同学毕业留念
毕业证书镌刻着时代的深刻印痕。
1977年1月,毕业照。
班级毕业合影,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周林(二排右七)和工宣队负责同志与全班同学合影,周书记后面是我。周书记曾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离开南大后任教育部副部长兼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这是我最初上班时的南京大学校部机关三排红房子,后来又在西边路边南北向盖了一排平房,我们校报在南北向平房有两间简易房,夏天没有电风扇,冬天没有取暖器,温度里外基本一样,那时也不觉得苦。我一直待到1996年底才离开那里,搬到现在置鼎的那个地方的一栋小别墅里。
与即将毕业的广播站播音员合影留念
我刚到宣传部时,分管学校广播站。广播站是一栋小洋楼,在鼓楼小区南院正对校门处,百年校庆时拆了,非常可惜。那里也是校团委和学生会的所在地,据说几位当年的学生干部、现在很有成就的校友,正在募集资金重建。那时的广播站是学校党委宣传部的一个单位,有专职工作人员徐浩明同志。广播站有一批素质很好的学生编辑和播音员,早、中、晚都有大喇叭广播,早上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记得张异宾书记(当时是哲学系学生)是广播站的播音员,包括后来曾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的杨湘宁等。我那时夫妻分居两地,晚上就睡在广播站,每天编稿审稿。
在老校部机关三排平房,不管书记校长,部长科长,大家在一起心情很舒畅,开心快乐。从那时到现在半个世纪啦,这变那变,不变的是一张大中华的笑脸。
1982年到1984年,我有两年多时间,与其他几位教授协助匡亚明老校长撰写《孔子评传》。后来,匡老在他的《孔子评传》后记中写道,“……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洪家义、阎韬、贾平年、方延明、石连同等同志,一二年来一直和我在一起,共同探讨、研究、写作和不断修改,各自对本书做出了贡献。对以上老中青同志们的宝贵帮助,我一并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那两年多时间对我锻炼很大,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几年时间,我恶补了许多十三经里面的经典,发表了15篇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受到学界期刊的关注。其中有好几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发论文观点摘编,有的文章直到今天还在被学界专家引用,像《孔子思想民主性源流之我见》,发表于1983年第四期《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那期杂志的前三篇作者分别是匡亚明、张岱年和我;《孔子思想的四个来源和四个组成部分》,刊登于1985年第五期《求索》;《“郑声”非【诗经】郑风辨》,刊登在1985年第三期《文献》篇首,洋洋洒洒近2万字。
这些年来,截止2011年我退休之前,《新华文摘》前后全文转载了我9篇论文,其中有2篇上封面要目。
由方汉奇先生题写书名的《新闻实务方法论》
是国内较早提出“新闻文化”的概念学者,被学界称之为两个“新闻文化”的开拓者之一
最早提出“数学文化”,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数学文化导论》。8年后,清华大学出版了两个修订版,被学界业界广泛引用。
1988年任校报编辑部主任
我在南京大学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宣传部搞对外报道,真正独当一面,是从1988年负责校报开始,前后15年时间,对内对外融为一体。在南京大学从事宣传工作的这20多年间,我大概写了2000多篇新闻报道,其中包括《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多家报纸的54个头版头条,还有电视和广播稿件。那时稿子写好了要自己分别送到报社和电台电视台,风雨无阻,不像现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
这是我办的第一份报纸
我是1988年6月6 日,学校党委发文任命校报编辑部主任。那时王维中老师已经调至思想家研究中心,只剩宋新桂老师一人,他很快就到新闻专业去了。记得他临走时说,“老方,你从复刊第121期开始,一二一,起步走”,至今记忆犹新。虽然开始只有我一个人,可仍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写了一个《校报新打算》,登在第121期上。后来赶紧招兵买马,到我离开校报时已有6个人。
1992年1月24日,江泽民访问母校。
我写了一篇通讯,经中办审批后在《中国教育报》1992年2月13日头版头条刊登,《光明日报》隔天在2月15日头版双头条位置转发,实属难得。
《人民日报》配发编者按刊发我策划的“重塑理想”大讨论稿件。
那些年写了好多头版头条。
我们这代人有个特点,党叫干啥就干啥,从不挑肥拣瘦。我在校报15年时间,从37岁到52岁,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南京大学校报。报人是杂家,我边工作边学习。在这15年里,我先后独著和主编了《南京大学新闻集锦》《新闻文化导论》《新闻文化外延论》《数学文化导论》《与世纪同行——南京大学百年老新闻(1902-2001)》。我获得省级以上好新闻奖200多个,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其中有4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论世界高等教育的“九化”态势》和《邓小平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命运—论邓小平思想的时代性》分别被《新华文摘》1990年第9期和1993年第3期全文转发并上了封面要目,另外还有七八篇被《新华文摘》转发论文摘要。
三次获得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江苏省新闻最高奖,作为一个非新闻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得到全省同行认可,实属不易。
2003年初,学校领导几次找我谈话,希望我到院系任职。4月23日,学校正式任命我为新闻传播学系系主任。我到新闻传播学系后,总觉得系的平台还是小了些,我和同事们一起努力,仅用几个月时间就撤系建院,我成了首任院长。我们召开建院大会时,赵启正先生专门致贺信,人民日报副总编梁衡、新华社副总编刘江、中国日报朱英璜社长、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司长等嘉宾专程与会。学界的方汉奇先生等知名学者与会。香港凤凰卫视刘长乐先生也专程祝贺。我们成立了全国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第一个董事会。尔后,我又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在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的厚爱下,专程跑到香港,争取到香港费彝民新闻基金会的鼎力支持,资助500万港币,参与建造南京大学费彝民楼。2008年大楼建成后,我们的教学科研条件在全国同行高校中名列前茅。那些年,学院的教学科研蒸蒸日上,在2009年全国学科评估中,虽然当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当时还没有博士点这个指标的加分,依然名列全国第七名。不然的话,我们就是四大名旦啦,令学界、业界刮目相看。
12月18日举行建院大会,群贤毕至,蓬荜生辉。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司长,人民日报梁衡副总编、新华社刘江副总编、中国日报朱英璜总编,学界的方汉奇先生、赵玉明先生、童兵教授、罗怡澄教授、李希光教授等,学校洪银兴书记、蒋树声校长等党政主要领导都出席了会议。
我担任院长八九年,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
庆祝晚会。
我和段京肃教授专程到北京拜访赵启正先生。
2003年,我们成立全国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第一个院董会。
刘长乐先生是我的老乡,我邀请他为我们的学生做学术讲座。讲座之前,我赠送他一幅“清风明月”做纪念。中间是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
出访马来西亚吉隆坡,参观华文报纸报馆。
我在职时,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做成了一个马来西亚新闻传播研究生班,定向招收华裔马来籍研究生,是报请教育部主管部门批准的。2008年开始招生,2017年全部答辩结束,头尾10年,特别不容易,共有28位学生获得南京大学硕士学位,非常难得。这批学生都是亚裔,素质好,善良淳朴,努力学习。现在都发挥着很好的作用,还有的继续在中国读博士学位。
我和郑欣教授与韩新学院林院长,林院长已经仙逝3年。
与来南京答辩的马来西亚学生小聚。
2011年7月25日—30日,我应邀参加在青海西宁召开“中国藏语媒体第12次工作会议暨青海藏文报创刊60周年大会”,期间在西宁周边采风时,我发现我国藏语新闻媒体传播影响力亟待提高。我张罗到会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省藏语新闻媒体的老总,可否联合申请一个国家项目合作攻关。考虑到当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都已评审结束,加之藏语媒体发展又很迫切,我索性走一条特别通道。2011年8月22日,我受《西藏日报》扎西班典(藏族)副总编、《青海日报》戈明(藏族)副社长、《甘孜藏文报》东风(藏族)社长、《阿坝日报》泽尔登(藏族)副总编辑、《甘南日报》尹洛赛(藏族)副总编辑、《迪庆日报》张国华(藏族)副总编辑、《日喀则报》阿南(藏族)副总编的委托,代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给胡锦涛同志和李长春同志寄发了关于希望进行有关提高我国藏语新闻媒体影响力问题研究的特快专递。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下,2011年11月1日,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专门设立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我国藏语新闻媒体影响力问题研究》,由我担任首席专家。
我是在正式退休后受命担任首席专家。在年逾花甲之年,我跋山涉水,克服高山缺氧等困难,十四次到雪域高原,走遍我国西藏、青海、甘南藏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课题组经过大量工作,终于提前2年完成了20余万字的课题报告,顺利结项。又经过2年多时间的认真完善、翻译编校,于2016年由民族出版社以汉藏双语出版,16开本,1000页,蔚为大观。 许多政界、业界和学界的专家阅读了《我国藏语新闻媒体影响力问题研究》后称: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对我国藏语新闻媒体进行如此全方位的大规模调查,前无古人,意义重大,是填补空白的基础性工作。
这件事也为母校增光不少。
作为一个在南京大学生活了50年的老同志,今年我把一本《方延明新闻作品集》作为献给母校的生日礼物,深感欣慰。
这本作品集能够出版,要特别感谢党委书记胡金波同志和常务副校长谈哲敏院士的鼎力支持,感谢校庆办和出版社的厚爱。
母校120周年华诞,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胡书记在百忙之中为我的作品集写序,情真意切,值得与读者共同分享。
我要特别感谢为这本作品集题词的学校老领导:原南京大学校长曲钦岳院士;原南京大学代校长陈懿院士;前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原南大校长蒋树声教授;原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韩星臣教授、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教授。他们给与我的鼓励和褒奖,我将永记心中。
老领导们的题词过程,也有许多细节让我感动。
南大党委书记胡金波同志专门为作品集写序。
蒋树声校长题词
我给每位老领导都写了一封信,托党委办公室明生主任转交。蒋树声校长是第一个题写的。
曲钦岳校长题词
曲钦岳校长收到我的信后,他说于公于私都是应该题词祝贺的,但他近十年来给自己定了一个不题词的规矩,曾婉言谢绝了好多单位和朋友,不好破这个规矩。我总觉得,曲校长任职的13年(1984--1997年),党政班子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是南京大学突飞猛进的十几年,在1992至1998年,领跑SCI论文大陆高校连续7年全国第一,1994至2001年SCI论文引用数量,大陆高校连续8年第一。这件事意义非凡,他对推动我国的基础研究进入世界前列起到重要引领作用,开创了我国科技论文与国际接轨的新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那个十几年,真正使南京大学进入到全国高校第一组团,清华、北大、南大、复旦,曾被李岚清同志戏称为“四大名旦”。在这本作品集里面,那十几年的新闻也是最多的。我感觉没有曲校长的题词,是一个遗憾。2002年100周年校庆的时候,巧遇《南京大学报》800期,我们出了一期纪念专刊。作为时任主编,我请曲校长为我们的800期纪念专刊题词,他当时已经卸任南京大学校长,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校长欣然应诺,题词“擎南大旗,知师生音”。擎旗知音,简明扼要,掷地有声,笔力苍劲,我特喜欢。这次我想,既不破坏老校长的规矩,又能满足我的心愿,提出来可否就用20年前的题词,征得曲校长同意,两全其美,我也很开心。
陈懿校长题词
陈骏校长题词
韩星臣书记题词
洪银兴书记题词
张异宾书记题词
5月18日,这本孕育了两年的小书终于拿到手了,我为校领导和学院的老同事签名送书。
这本书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政邦智库总编辑高明勇写一个专访,题目响亮,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网等十几家主流媒体都予以转发。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王月清教授写的书评在《中国教育报》刊登,中国教育新闻网和新华社客户端都做了转发,新华社客户端的阅读量接近45万了。
高明勇写的书评在人民日报权威期刊《新闻战线》发表,人民日报客户端倾情推出。
70岁的时候,中华书局给我出版了一本《方延明文化三论》。今年,学校又为我出版一本《方延明新闻作品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工作无缝对接,献给母校的生日礼物,了却一个心愿。
三十多年前,我曾参与策划一个“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的活动,几十年过去了,好多学校和单位都争相借鉴。近日,李克强总理到云南大学,寄语大学生的也是这样一句话。“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没什么难的,只要你进了南京大学这个门就可以啦。“明日南大以我为荣”,谈何容易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意远方,祝福母校。
南京大学校歌歌词
作曲 : 李叔同
作词 : 江谦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
曰知 曰仁 曰勇
千圣会归兮 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 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 江东
巍巍北极兮 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 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 如日方暾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
曰知 曰仁 曰勇
千圣会归兮 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 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 江东
巍巍北极兮 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 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 如日方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