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46年来首进全运会足球“决赛圈”!看合肥“老男孩们”的“教科书式”突围

一支队员普遍年龄45岁左右,由体育教师、国企职工、民营企业家等各行各业足球爱好者组成的“草根之队”,杀出了“教科书式”的酣畅逆袭!

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比赛五人制男子足球老将组预赛小组赛圆满落幕。安徽代表队以两胜一负、小组第二的战绩勇夺决赛资格。

这是继1979年四运会以来,安徽男足再次登上全国群众足球最高舞台,也是安徽足球在“三大球”振兴战略下实现的首个重大突破。

3月18日,球队成员陆续从武汉回到合肥,合新闻记者与“老男孩”们来了场深度对话。

绿茵场上“逆袭”46年来首进“决赛圈”

沸腾的欢呼声中,作为队伍前锋的刘刚绷紧小腿肌肉,将浑圆的足球,灵活地从围堵中带离。

随后,他盯准远处奋力甩动大腿,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仓促的弧线,刘刚这一脚,踢出了刷新46年的新佳绩。

在小组赛中,首轮对阵劲旅上海队,安徽队0:3告负。赛后以主教练魏炜为首的教练组连夜调整战术,强调“防守反击,抓机会效率”。

次战四川队中,安徽队上演惊险逆转。在2:3落后的逆境下,凭借终场前5分钟连入两球的神勇表现,以4:3力克对手。

末轮与河南队的“生死战”中,安徽队攻防一体,以3:0完胜锁定小组第二,昂首挺进决赛。这是安徽足球队46年来,首次跻身全运会足球项目全国总决赛。

老将上阵,战绩犹新,一支从民间诞生的“草根”足球队,完成了最华丽的逆袭。许多人都在惊讶这样一支足球队伍展示出的体育活力,这一种勃勃生机与拼搏力量,得以被大众知晓。

体育教师、国企职工、民营企业家组成的“草根之队”

3月18日,球队成员陆续从武汉回到合肥。

记者见到刘刚的那一刻,他身上还披着宽松的球衣,风从领口与袖口穿过,能让人联想到他在球场上疾驰的模样。

“说实话,有点意外,没有想到会取得这样的结果。”对战四川队中,将原本落后的0:3逆袭成4:3,随后又一鼓作气以3:0比分战胜河南队,刘刚所在的队伍,成为了观众眼中名副其实的“黑马”,但比成绩更让所有人惊讶的是,这支队伍的构成极具“反差”。

合肥市亳州路小学体育组教研组组长刘刚

刘刚今年48岁,这支由14人组成的安徽队,年龄也集中在45岁左右,刘刚是其中年龄最大的。虽然按照惯常的认知,这一年龄段在竞技体育中并不“讨巧”,但实际上,刘刚一行人所参与的,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比赛足球项目(五人制男子老将组)预赛,来自河南、安徽、江苏、湖南、四川、上海、浙江、湖北8个省(区、市)的代表队、约160名年龄在41岁至60岁之间的足球爱好者共同参赛。

而由刘刚几人组成的这支“皖军”,便从中突围,拿到了今年6月参与决赛的入场券。刘刚直言不讳说:“这就是草根逆袭!”

刘刚的本职工作是合肥市亳州路小学的一名体育老师,也是该校体育组教研组组长。而队伍里的其他人,也大多是合肥市的体育教师、国企职工、民营企业家等各行各业足球爱好者。不过,这般配置相较于其他队伍,难免稍显逊色,“所有对手都有国脚、顶级联赛球员坐镇。”

但恰巧就是这么一支看似普通的队伍,完成了最精彩的“逆风翻盘”。“有人清晨5点起床训练后再赶往学校上课,有人自费承担集训期间的生意损失,更有人带着护腰绷带坚持全场。”合肥市足球协会助理教练张军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和肢体近乎天然地相契合,让足球成为了没有门槛的一项运动。“他们用行动证明,热爱无关职业与年龄,踢的是足球,更是人生的热血。”

从校园到赛场,“都是因为热爱”

一场比赛动辄便要以小时论计,在刘刚看来,踢足球始终是一场对毅力与耐力的考验。在此次比赛的过程中,半场比赛打下来就要40分钟左右,形式换算下,约等于不停歇地进行了40分钟的高速奔跑,这种锤炼强度甚至比猎豹捕杀猎物还要高上几分。

但刘刚拍了拍悬在胸前的号码说:“都是因为热爱。”由于自己的爷爷喜欢运动,妈妈也希望自己强身健体,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刘刚就和足球打起了交道,在绿茵上尽情挥洒汗水,他享受这种放纵畅快的感觉,于是足球就粘在了他脚上,永远也没滚下来过。

小学阶段,由于表现出色,刘刚进入到安徽省少年队进行体能学习;后来12岁的时候,安徽省少年队解散,他便又转入到合肥市少年队继续深耕。按照刘刚的说法,他是“上了足球场,就下不来”的人。

但收到合肥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刘刚却短暂地和足球“擦肩”。“当时安徽省没有职业足球队,我觉得考上大学也不容易。”再三犹疑下,刘刚选择了先深耕文化课。

山脚下的相遇,终会在山顶重逢,1999年毕业后,刘刚进入到宿州路小学当老师,2007年进入南国花园小学,2023年来到亳州路小学。地理位置一直在变,足球在心中的地位却始终没变,刘刚形容,“当时自己一有空就会和同事朋友组队踢足球。”

空闲时间就像口袋,自2024年11月开始备赛后,刘刚就往其中塞满了足球。每周三次训练,单次训练两个小时,剩余时间继续回到校园里上课。忙不更迭的日子,刘刚想的只是技术再精进一些,“作为负责得分的前锋,表现很重要,对阵河南队赢下的3分中,有两个球都是我进的。”刘刚搓了搓手,回忆起了既演的剧本。

“以大带小”,热爱无处不在

向自己乃至团队交出了一张满意的“成绩单”,除了个体能力与团队凝聚的影响,“氛围”二字,是刘刚在交流过程中,反复提到的一个词。

小时候的刘刚,就在爷爷与妈妈的鼓舞下,与足球完成了联结。而如今拥有了家庭后,刘刚也直言:“9岁的儿子也喜欢足球。”他一时间分不清是受到了自己的无形牵引,还是外界环境的耳濡目染,毕竟在亳州路小学中,他本身就是那位“点灯人”。

亳州路小学不仅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每周还有一节足球课,课程丰盈,从事教学的刘刚很难不从中组建出一支激情昂扬的足球队,而时机到来,刘刚还会带着他们一起外出比赛。

若把时间的坐标再往前移动,在之前的教学经历中,刘刚还化成了强悍的“发动机”,不断驱使着校园内的学生,往国家青年队、合肥市少年队中的足球队伍冲去。

若把足球比作支点,刘刚表示,一双脚就是那一支撬杆,通过反复的拨弄,一项技能、一份热爱、一种精神、一股氛围,得以在足球的不断翻滚下涌现。“这是足球的抛物线,也是意义的回归线。”所成所得,刘刚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

载誉而归,刘刚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身边的所有人,大家都在为这份对“沉寂”的打破而感到自豪。

根据赛程,安徽队将于今年6月赴广东梅州市参加决赛阶段角逐。晋级后队内的“年轻”的老将们表态将在决赛阶段继续积极备战,全力冲刺力争取得好成绩。

主教练魏炜透露,决赛对手将会更强,接下来将针对性强化体能和定位球战术,“虽然我们的队员都是业余球员,即使存在一定的客观困难,但我们仍会不忘初心,目标力争在全运会决赛阶段取得新的突破。”

合肥在线-合新闻 记者 王书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1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