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是要素配置的重要枢纽,当前,稳定资本市场至关重要。
4月8日,安徽省国资委、安徽证监局联手,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加强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若干事项的通知》,提出省属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十条”,着力提升省属国有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与此同时,安徽省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快报,股份回购、股东增持、股票分红计划公告,为资本市场注入实实在在的信心与力量。
全国首推“市值管理十条”
强化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分红,让广大投资者拥有实实在在、稳稳当当的获得感,资本市场才能平稳健康发展。
此次安徽省印发的《关于加强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若干事项的通知》从强化全方位赋能支持、充分调动积极性、确保合规稳健等方面,着力提升省属国有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提升安徽上市公司抗击外部冲击风险能力,促进安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据悉,《通知》围绕市值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提出一揽子支持举措,全面构建支持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赋能体系。在并购重组、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等方面,均做了具体规划和要求。
比如,在并购重组方面,鼓励聚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并购重组,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在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方面,鼓励优先考虑现金分红,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在增强投资者信心方面,建立常态化股票回购增持机制,鼓励用好用足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
树好“指挥棒”,充分调动积极性。安徽省提出,将市值管理工作纳入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明确要求控股股东应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对上市公司及经营班子年度考核重要依据,树立鲜明导向,强化激励引导。省国资委将探索加大授权放权力度,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有关事项审批程序,持续加强政策供给与制度保障。
增持回购、业绩预增“刷屏”
为了维护市场稳定,上市公司同样投入了真金白银。近期,安徽省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股东增持、股票分红计划公告,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
国企成为带头稳市的重要力量。
4月8日,江淮汽车(600418.SH)公告称,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择机增持公司股份,拟累计增持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
4月9日晚,铜冠铜箔(301217.SZ)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已发行的A股股份,拟回购金额不低于2500万元且不超过4000万元。
众多国企也发布了股份回购进展。
4月1日,铜陵有色(000630.SZ)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该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2358万股,成交总金额7745.71万元。
4月8日,安徽省内四大煤炭企业之一的新集能源(601918.SH)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中煤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和公司发展前景,将择机加快实施增持计划。今年1月4日至4月7日期间,中国中煤已累计增持新集能源792万股A股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为5189万元。
4月9日,淮北矿业(600985.SH)公告称,2024年12月6日至2025年4月8日期间,该公司控股股东淮北矿业集团已增持金额2.02亿元。
龙头民企也在密集出手,为市场注入信心。4月9日中午,阳光电源(300274.SZ)披露回购股份方案,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份,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过6亿元。
更多的安徽上市公司行动起来。4月8日晚,芯瑞达(002983.SZ)发布的提示性公告称,该公司董事长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股份的总金额为1000万元至2000万元。4月9日晚,金春股份(300877.SZ)发布回购报告书,拟以不低于1000万元且不超过2000万元的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公司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省多家上市公司还发布业绩预增快报,积极在资本市场稳预期、强信心。
古井贡酒(000596.SZ)预计2024年营业总收入235.78亿元、同比增长16.41%,归母净利润55.14亿元,同比增长20.15%;海螺水泥(600585.SH)称,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18.0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20%;九华旅游(603199.SH)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32%左右。
多方协同支持做大市值
近年来,安徽省多措并举推动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通过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企业服务、激发创新活力,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显著提升,盈利能力、研发投入、市值规模等关键指标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安徽省新增境内上市公司4家,数量居全国第3位,创历史最好成绩。截至目前,全省境内上市公司达186家,居全国第7位;境外上市公司27家,海螺科技等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国际化布局稳步推进。
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稳健,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上市公司平均营收达58.17亿元,居长三角第2位;平均净利润3.12亿元,186家上市公司中151家实现盈利,占比81.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安徽省上市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注册制改革以来,安徽省新增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41家,首发融资438.8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上市公司研发总投入达102.38亿元,平均研发费用1.67亿元,创新动能持续释放。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募投项目扩大产能、提升技术,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夯实长期增长基础。
前不久,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安徽证监局联合省委金融办、省国资委召开全省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稳定资本市场作用。截至3月底,全省已有15家上市企业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金额超13亿元。
“我们通过举办并购重组培训、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回购增持等工具,有效提升市场认可度。”安徽省委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81万亿元,其中北交所1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297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58.4%,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稳健的市值增长和规范化的投资者沟通机制,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对安徽上市公司的长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