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生产实现“甩手掌柜”后,扬州这家企业又在转型

  走进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扬杰科技”)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车间,最大的感受是“四下无人”。

  15条智能化产线上,划片、固晶、打线、塑封等生产环节有条不紊。“我们这个车间面积约1万平方米,机器数量有1000多台,每条产线工人不到10个人,工人和设备数量比例约1:10,过去是1:3。”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梁瑶说。

  “甩手掌柜”的背后,是一整套生产执行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在这家企业,每来一笔新订单,系统就会按照生产需求排布生产计划,自动分发加工参数、加工指令到车间。工人只需用扫码枪扫描二维码,相关参数“一秒入库”,生产线随即响应。

  故障率低,也是企业“智改数转”的直观成果。功率半导体大小堪比针尖,功能近似心脏,负责调控电流与电压,需要过硬的质量把控。“产线智能化升级后,整体故障率低于5000万分之一,汽车领域的器件可正常工作20年。”扬杰科技董秘范锋斌说。

  自2000年创业,扬杰科技从贸易做到传统制造再到先进制造,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每天,近1.5亿个功率半导体器件从这里产出,流向汽车电子、清洁能源、工业、5G通讯等领域,为华为、比亚迪、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提供配套。

  2023年,扬杰科技实现营收54亿元。梁瑶说,当初选择在扬州发展,即是看中了扬州与集成电路产业的“缘分”颇深。早在上世纪60年代,扬州晶体管厂就是电子工业部定点的“半导体分立器件骨干企业”;在90年代集成电路产业热潮中,扬州又选择分立器件进行差异化发展。

  如今,扬州已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列入当地“613”现代产业体系。在此产业背景下,扬杰科技正处于第三次转型阶段——向研发型企业进发,扬杰科技中央研究院实验室已投用,它也是扬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实验共享平台。“公司在上市前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3%,目前在一些新产品领域,研发费用占比已超20%。”扬杰科技中央研究院研发总监周理明说。

  包括扬杰科技在内,扬州市现拥有集成电路规上企业24家。数据显示,2023年,扬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开票销售突破10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产业开票销售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8.4%。“目前,我们正以全链条、全过程要素保障再提升,为全市集成电路企业带来更大竞争优势。”扬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1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