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以“开拓协商新路径 开启和谐新篇章”为主题的2025年南京市集体协商春季集中要约行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6家单位分享了各自集体协商工作中的创新实践成果,为全市劳动关系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经验”。
“区域(行业)集体协商,让职工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经验交流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的创新实践吸睛无数。科技园开创了国内化工园区“全域覆盖+梯层协商”的协商模式,突破传统区域或行业单线集体协商界限,将集体合同覆盖范围扩展至化工全产业链,覆盖企业增长超200%,涵盖113家企业,职工人数从7695人增至2.5万人。尤为突出的是,园区在全国率先增设“弹性共担”机制:当企业面临特殊经营困境时,职工方与企业方可就薪酬标准等条款进行二次协商调整;同时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公益责任纳入集体合同,建立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职工带薪参与公益活动已成常态。为确保合同条款落实,园区通过多部门联动监督,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企业履约。
当天还举行了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区域(行业)集体协商观摩会,职工代表与企业方围绕“一线员工最低工资标准”“技能津贴补贴标准”等议题展开讨论。在“要约应约”环节,南京港集团、南京市快递行业工会等10家单位的职工代表与企业负责人现场交换要约书和应约书。
针对关注度比较高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产业工人,我市也拿出了务实举措。据悉,根据2025年集体协商重点工作部署,全市工会将结合新业态行业发展,推动快递行业集体协商内容创新升级,签订综合性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推动电商、网约配送、货运等行业建立集体协商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