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年农历四月底、五月初,都是村里人最忙碌的季节,小麦覆陇黄,可不是要忙坏了人。家人虽觉得苦累,可看着黄灿灿的麦粒,一筐一筐地从田里运回了家,收进了粮仓,也都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赶到端午节的前夕,麦子也都能收进了家,农活也能稍微停一停,刚刚好可以做些吃食,补一补因抢收而过于劳累的身体。
父亲爱吃粽子,所以母亲在端午前夕总能抽着空去小河边采摘一些芦苇叶预备包粽子。我们家偏北方,所以大多都用芦苇叶,听说有些地方用箬竹叶包粽子的,有些用竹子叶、芭蕉叶、荷叶等材料包粽子的,各式各样,带有地方特色。因小河边的芦苇很多,所以母亲只摘大芦苇叶,略小点的都不要,颇有一种随便采随便选的富足心态。芦苇叶采摘回家,先清洗干净,再用开水煮三五分钟。煮好的芦苇叶捞出来,放在凉水里泡着备用,将泡了一夜的糯米取出来,洗几遍,再洗一些红枣、葡萄干等小料,我们家不吃咸粽子,因此只预备了甜粽子的原料。开始包粽子了,母亲拿两片粽叶,将它们背面叠一起,然后卷起来,呈漏斗形,将粽叶的正面与糯米接触,糯米煮熟时也不会沾到粽叶。然后加入准备的糯米及馅料包裹起来,取一段白线绳,先抓着一端,长的那端在粽子的三分之一处绕两圈扣紧,接着两头缠在一起转两三下固定好位置。每一个步骤都要小心处理,否则糯米就漏出来了,看着母亲熟练地做好一个又一个四角粽子,我也只能看着,毕竟我试了很多次,都是包一个漏一个。煮粽子的时间很长,一般都要煮三个小时,因此母亲总是早晨起来就开始包粽子,午饭后,粽子刚好能煮好,还要再闷上几个小时,这样粽子的风味更佳。
煮粽子时,母亲总会放几颗自己腌制的鸭蛋,这鸭蛋虽比不上高邮的鸭蛋,却也是黄橙橙、油汪汪的,中午吃饭时煮好的鸭蛋便上了桌。挑鸭蛋也是有运气的,可能你拿的那颗略咸一些,就需配着饭吃,我拿的那颗味道要略淡一些,可以直接吃。我们小孩吃鸭蛋时,也是有讲究的,将空头的那端慢慢敲开,要保证蛋壳整体的完整性,因我们常这样吃,所以技术也是有的。接着将蛋黄蛋白吃了,待午饭过后,我们几个小的围在一起,将鸭蛋壳洗干净,取一些黄沙,沙子并不是十分干燥的那种,而是带有湿气的,接着将黄沙注入蛋壳中,大概要放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尽量铺平,再点一只蜡烛,红色的蜡烛更好,因为红通通的蜡油更好看。将烛油滴在沙子上,铺满一层,这样不倒翁就制作好了,为了美观,我们还要在鸭蛋壳上画各种图案。下午准备出门找小伙伴斗不倒翁,手腕上还会系着上午自己编织的五色彩绳。那五色彩绳是取五种颜色的绳,编成手环,系在手腕处,有的小姑娘还会绳上挂几颗银色小铃铛,走起路来,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临出门前,母亲总要将泡有雄黄的酒,涂一些在我们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驱虫辟邪。
去外面玩了一通,看着别人家都开始吃起了粽子,我们也连忙泡回了家。母亲看到我们满身是汗,连忙烧一些艾草水让我们冲澡,待凉爽了,母亲便端来粽子和白糖让我们沾着吃。
小时候不懂,当时只道是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