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们定期在这里值守,道路两侧车辆乱停乱摆的现象明显好转,来往车辆的通行效率也高多了,现在回家也不堵车了。”近日,居住在如东县城中街道三元社区的居民陈先生为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力点赞。
陈先生口中的退役军人志愿者来自三元社区“戎耀三元”退役军人服务队。为解决出入三元世纪城的交通繁忙问题,尤其是早高峰时段经常出现的拥堵情况,服务队队员主动认领任务,现场值守疏导交通,为社区基层治理出实招、办实事。
城中街道三元社区是一个经济繁荣、人口密集的复合型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吴冯骏介绍,社区现有退役军人680人,其中党员525名,优抚对象19名。近年来,社区党总支将680名退役军人按照就近就地、人熟地熟和经验丰富的优势,将他们分别纳入社区8个网格,建立起五支老兵服务队,分别是老兵突击抢险队、老兵环境保护队、老兵理论宣讲队、老兵爱心帮困队和老兵矛盾调解队,以“8+5”的工作模式即8个网格和5支队伍,实行一中心、一张网、一张图管理模式,构建起兵网融合“大堡垒”,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治理之中,使“戎耀三元”退役军人服务队这个招牌擦得越来越靓。
促进基层站点建设双融双促
“长大后,我也要像爷爷一样,保家卫国,报效祖国。” 近日,一场社区组织的红色故事宣讲进校园志愿活动中,“兵爷爷”现场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引来县实验幼儿园孩子们阵阵掌声。“近年来,三元社区将辖区内退役军人群体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探索创新社区基层治理体制,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运营共建共享,让退役军人成为完善基层社区体系的新生力量。比如,社区聘请各网格内的老兵担任讲师,开办‘军旅大课堂’,讲好退役军人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宣传英烈事迹和英雄故事,受益500余人次。”吴冯骏介绍,社区还把开设的“红色课堂、先锋课堂”等作为退役军人凝心聚力、强体固本的“充电站”。“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田汉华,作为如东老山战友群体之一,积极参与社区红色故事宣讲志愿服务活动,为宾山小学校外辅导站,辖区居民等多次开展红色先锋故事理论课堂,让红色基因生根发芽。
促进社区多元治理纵横联动
社区对老兵们的关怀,激发了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他们积极融入社区网格治理,充当着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矛盾纠纷的调解者、社情民意的传递者、安全稳定的守护者、扶危济困的助力者等角色,尽力帮助居民解决身边的急难事。”据吴冯骏介绍,社区组织聘请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退役军人担任网格老兵调解员,“老连长”“老班长”变成了家门口的“老娘舅”,围绕居民所需,为居民说事拉理,参与了矛盾调解18起。前些日子,社区锦瑞花苑小区内居民因楼上楼下养宠物产生气味闹起了矛盾,居住在本栋楼的陈先生是一位退役15年的志愿军,也是本栋楼的楼栋长,他积极参与双方的协调工作,经过多番调解,最终两户居民达成了合解。
“社区积极构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同时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生活辅助、文艺娱乐、节日关怀等公益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邀请退役军人代表参与,既提高退役军人荣誉感,也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基地功能建设。”吴冯骏介绍道,社区牵头组建的老兵爱心帮困队由爱心退伍企业家组成,他们通过“1+1”的爱心帮扶模式,将有条件的退伍老兵和经济困难退伍老兵进行结对帮扶,目前已经成功结对15组,在整个社区形成了退伍军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促进基层志愿服务创新发展
哪里有灾难险情,哪里就有退役军人。他们心系群众,听党指挥、闻令而动,关键时刻发挥了突击队作用。“我们每个网格建立突击抢险工作机制,由网格长担任总指挥员,充分利用老兵当兵时的技能特长安排不同抢险任务,其中包括水电、运输、救援、通讯等,在新冠疫情中由这些突击老兵担任志愿者进行卡口执勤、核酸检测等工作。在今年摩羯、普拉桑等台风天气期间,老兵队伍一个不落冲锋在第一线进行抢险救灾,今年的普拉桑台风天气导致黄海路附近路面积水严重,老兵王海兵主动向社区提供抽水设备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冲在前线进行排水。”吴冯骏介绍,截至目前,老兵突击抢险队伍已经执行任务20余次,服务居民超过100人次。
此外,在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过程中,社区老兵环境保护队的老兵们深入辖区,积极劝导不文明行为,引导居民有序停车,挨家挨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满意度宣传。近年来,社区退役军人参与楼道清理150余次,清理小区“牛皮癣”100余处。
吴冯骏说,下一步,三元社区将进一步激发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优势作用,推动退役军人深入基层、融入基层,成为网格中的“硬核力量”,基层治理的新动能,进一步增强治理主体多样化和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