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文化+”,重塑产权交易新图景

  近日,安徽省全新版权登记服务系统——“安徽版权在线”正式开通并上线运营,这是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便利版权登记、助推作品转化交易的最新成果。

  文化产权交易所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省版权交易中心)成立,隶属于合肥市;今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安徽文交所通过增资扩股,由市级平台上升到省级平台,并确定了文化产权交易及招标采购、文化版权交易、文化产品销售与服务、数据资产与金融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我们一方面立足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一方面创新文交所发展新业态,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安徽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的新发展模式。”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负责人说。

  作品版权登记在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保障版权交易安全、促进版权有效运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20225件;2019年,42378件;2020年,84758件!近年来,随着我省版权产业迅速发展和版权人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全省作品版权登记数量连年成倍增长。

  “自2011年起,安徽文化产权交易所就开始承担安徽省作品登记工作,目前是经国家和省级版权局授权的全省唯一从事版权审核、登记服务的机构。”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负责人介绍,该机构已逐步入驻各地市,并与省美术家协会、省摄影家协会等加强版权登记合作,今年预计完成版权登记17万件,较2020年增长112%。

  如今,“文化+科技”跨界融合不断丰富企业新业态,塑造产业新高地。版权产业能否借助科技的东风,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安徽版权在线”为例,该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指纹识别技术,对数字版权进行24小时存证,可从作品名称、样本、作者及著作权人等多维度进行线上申请,审核存证、作品权属清晰。同时,平台提供登记、确权、颁证电子一体化流程服务,著作权人线上申请,无需纸质材料,一键式上传,后台批量审核,快速生成著作权证书。

  “通过区块链技术,我们还建设了‘长三角数字版权服务平台’,对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内容,提供展示、搜索、筛选、监测、维权、发函、交易等一系列服务,从而实现版权登记向版权贸易拓展路径。”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负责人说。 (下转3版)

  “文化+”,重塑产权交易新图景(上接1版)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品及服务不断“上网登云”,成为文化产业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今年9月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上,安徽文化产权交易所打造的文化产品线上销售平台“皖字号”微信小程序正式亮相,为我省重点文化企业及产品提供展览、展示、销售及作品登记存证。目前,已有500余件产品入驻“皖字号”,涵盖文博文创、文房四宝、徽州三雕、铁画铜艺、剪纸柳编等具有安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工艺美术精品和非遗传承创新作品。

  芜湖古匠爷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入驻“皖字号”一个多月来,其原创铁画作品不断吸引上海、江苏等地的客户咨询、下单。“安徽文化产权交易所在网络营销、展会展示、品牌提升等方面给予给予我们很大支持,我们目前已经接到20多万元订单。”公司总经理陈峰介绍,“皖字号”平台在为公司带来真金白银的同时,还为50多项铁画作品完成版权免费登记,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核心竞争力。

  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常常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银企对接质量和效果成为文化产权交易的重要课题。安徽文化产权交易所专门成立了金融服务中心,“文化+金融”打造安徽“文创板”,联合金融机构提供评估、担保、质押、典当等多样化服务,帮助文化企业挂牌交易。目前,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部署,安徽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在承担建设“安徽文化大数据中心”,为全省有意向进入资本市场的文化企业、文化项目提供投融资等综合金融增值服务,努力实现文化产品数字化、资产化、证券化。

  跨界融合发展,重塑文化产权交易创新平台,让安徽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价值增值,进一步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徽文化产权交易所负责人介绍,6月以来,该机构各项业务全面铺开,为全省各级文化企事业及文化行业相关单位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进场服务;截至11月中旬,完成进场项目14个,实现交易额4.3亿元,有效规范了我省文化市场秩序,助力文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记者 张理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31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