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上文化观察:豫园灯会缘何吸引侨界艺术家的目光?
“今年的上海豫园灯会焕然一新,大放光彩,再次看见人头攒动的景象,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也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创新演绎释放出的新活力。”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外聘专家、芭蕾舞导师、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金奖获得者蔡一磊对中新网记者如是说。
过年到豫园看彩灯,是上海人心目中最有年味的活动之一。1月18日晚,蔡一磊特地穿上一身唐装,与侨界艺术家一行穿梭于热闹的豫园,观赏以“山海奇豫记”为主题的豫园灯会。当日,上海市侨联举办侨界艺术家迎新春参访交流活动,侨界艺术家们走进复星艺术中心,感受上海的时尚与繁华;观赏豫园灯会,感受老上海的别样年味。
参与豫园灯会设计的侨界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李守白介绍说,今年的豫园灯会是一次体现海派文化和上海大都市风范的成功实践,我们用年轻人的思维和眼光,将海派、传统、科技等元素相融合,结合非遗、文物和品牌,把传统佳节创新呈现给市民游客,盘活了传统文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从上海博物馆的文物中汲取素材和灵感,打造成流动的、实用的、观赏性强的灯会,从而起到艺术再生的效果。”在李守白看来,新的起点上高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以文化艺术为载体,利用国际语言展现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看到中国的风采。
豫园灯会是对东方生活美学生动诠释的缩影,如今越来越多文化活动在视觉、文化和情感的多重冲击下,让当下的年轻人在沉浸式体验中自觉习得一种文化自信。豫园灯会“格外火”的背后,也让人开始思考文化如何创新发展,又如何“活起来”“走出去”?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这是侨界艺术家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担当。如何“走出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滕俊杰认为,最重要的是内容要有品质,只有好的艺术作品才会被接受。同时要更多展现美好、精彩的一面,互相融合,增进理解,并贴近海外华侨华人,唤起他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只有推动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真正走进海外的主流场所、主流人群、主流媒体,才能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蔡一磊从家乡上海出发,走向国际,功成名就后又回到上海,尽己所能,倾囊相授芭蕾艺术。“开放的时代更需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文化自信。”蔡一磊告诉记者,“文化发展需要一代代人接力传承,不断学习,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培养更多学生推向世界舞台,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并欣赏新一代中国芭蕾舞者”。
艺术是无国界的语言,在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曲丰国看来,艺术家们通过艺术作品展现自身艺术造诣,彰显民族精神,通过艺术语言与世界沟通,让艺术作品打动更多人,让更多人通过艺术作品了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侨界艺术家应触摸历史、融入时代,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用当代的叙事方式、艺术语言,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珊丽娜于1998年回到中国投身盘扣制作技艺,如今成为盘扣艺术的引领者。“利用盘扣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更能读懂中国。”珊丽娜谈及,作为一名华人,她很乐意向海外推广盘扣技艺、传播中华文化。“最近,我创作设计了敦煌飞天风格的‘十二生肖门神’盘扣作品,就是融入了传统文化,祈愿未来生活更美好。”
海派文化是上海这座城市最显著的文化气质,正是在海派文化的滋养下,让沪上侨界艺术家迸发出许许多多的创作灵感。归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檀雕刻”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中国现代国之宝艺术馆董事长屠杰表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共通的一面,又有独特的一面,我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融入了海派文化,将中国文化的写意和西方文化的写实相结合,并融合了诗画、木雕、玉雕、紫砂等艺术形式,让艺术的生命得以延续并不断创新。”
传统与现代交融、本土与外来辉映、有序与灵动兼具、文明与活力并蓄,是上海特有的都市魅力。《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起“上海文化”的内涵基因和独特品质;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侨界艺术家都曾远行海外,对祖(籍)国、对家乡有着更为特殊的情怀。他们受访时表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助力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侨界艺术家“有使命、有优势,更要有作为”。
上海市侨联主席齐全胜表示,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侨界艺术家是上海文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以侨为桥,上海市侨联将进一步加强与侨界艺术家的联系联谊,搭好交流平台,鼓励更多侨界艺术家在上海交流互鉴、“登台唱戏”,共同助推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