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传统春节从除夕夜的鞭炮开始,以正月十五的彩灯收尾。元宵节将至,各式各样的灯笼,已将春节期间的夜装点得五彩斑斓。随之而来的猜灯谜、耍龙灯、舞狮子、荡花船等节目,也让元宵节变得热热闹闹。近日,记者采访相关传承人及专家,走进多姿多彩的元宵节江苏传统民俗。
灯彩灯谜
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彩
“秦淮灯彩甲天下”。元宵节期间,到秦淮河夫子庙买灯、观灯、赏景,不仅成为南京人的一种习俗,无数外地人也慕名而来。
据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徐龙梅介绍,秦淮灯彩的起源可追溯到东吴时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时,由于皇帝提倡,商贸兴旺的秦淮河两岸出现了南京早期元宵灯市的雏形。宋时,作为灯彩艺术发展历程的一个显著标志,竞猜灯谜活动以及专门售灯和放灯的场所也出现了。明代是秦淮灯彩得到最大发展的时期,朱元璋曾下令元宵节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清代中后期,南京元宵观灯习俗渐为冷清。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灯彩艺术得到重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秦淮灯彩更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夫子庙西广场,记者看到,陈氏花灯、鲍氏花灯、邱氏花灯、戈氏花灯、孙氏花灯……摊位上各种花灯琳琅满目,游客摩肩接踵。
陆敏出生在秦淮河畔一个灯彩世家,父亲陆有文是江苏省级非遗项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陆敏顺理成章接过衣钵,成了陆氏花灯的第四代传人、秦淮灯会省级传承人。
“我们做花灯,从不大批量生产,每个品种最多做一两百个,做得精细,售价也较高。”陆敏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不少花灯品种年前就全部被订光,因为老客都知道他家花灯的品质。
制作花灯全是手工,是很细致的活儿,用竹篾做灯架、染纸、绘画、裱糊……每一项工艺都倾注着手艺人的心血。
“你看这小小的荷花灯,有6层,1层6个花瓣,就有36个花瓣,上面4朵花8个花瓣,一共44个花瓣,都要手工贴上去。”秦淮灯彩市级传承人陈颜鸿的弟子李颖告诉记者,“一个荷花灯,要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一天也只能做几个。”
观灯之余,民间素有猜谜的习俗。灯谜,又称“隐语”“廋词”(古代廋有隐藏的意思)等,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民间艺术,灯谜让元宵节不仅充满趣味,还能启迪智慧,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
灯谜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中华谜语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了。”江苏省灯谜学会副主任、南通灯谜学会会长、“南通灯谜”非遗传承人王栋臣告诉记者:“到了南宋,开始有人把谜语写在灯上。《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了元宵节热闹的灯谜活动:‘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话,戏弄行人’。这‘藏头隐语’,即谜语,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至此,灯和谜发生联系,诞生了‘灯谜’。”
据南京市职工灯谜协会会长蔡鸣介绍,南京的谜事,至少可追溯到东晋和南北朝时期。清朝《灯影录》则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出自南京的灯谜书,收谜约330条,谜目亦较多。
据王栋臣介绍,一年一度的南通灯谜重头戏——“万人猜灯谜 全城闹元宵”活动即将在元宵节举行。近几年,他也创作了多个与南通相关的灯谜,比如闸东闸西闸北(江苏地名),谜底是南通;短亭杨柳长亭巷(南通旧地名二),谜底是五里树、十里坊;踏青(南通名小吃),谜底是草鞋底等。今年,他还创作了与兔年相关的灯谜,比如不日晚点到(生肖),谜底为兔;二人登顶先折柳(干支纪年),谜底是癸卯。
舞龙舞狮
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每逢元宵节,许多地方都少不了舞龙、舞狮表演。
古人为什么要舞龙呢?据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民俗学家徐艺乙介绍,我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古人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所以希冀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舞龙传统。
舞龙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但和元宵相结合要到宋代以后。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元宵之夜,“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自此,渐渐形成春节舞龙、元宵舞龙灯的习俗。
舞龙和舞龙灯有什么区别?原溧水县文化馆馆长邱德仑告诉记者,以前舞龙是在白天,舞龙灯则在晚上,且是元宵节的民俗。舞龙多为布龙,用竹篾白布制作,龙身绘有龙鳞,表演时可作弧形运动。龙灯则在龙的每节中点燃蜡烛;有的地方不点蜡烛,而是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这种油捻燃烧力很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如今区分已不太明显。
邱德仑表示,溧水民间龙灯十分普遍。据初步调查,溧水共有传统龙灯30余条。石臼湖边的骆山村,300多户人家,玩龙灯的习俗世代相沿,骆山大龙号被称为“江南第一大龙”。
今年1月26日,溧水区和凤镇骆山村锣鼓齐鸣,一条长约百米的巨龙在村里巡游,周围几十里的人都赶来观看。随后,这条巨龙来到广场,时而腾起,时而俯冲,蜿蜒翻腾,让人目不暇接,现场观众喝彩不断。
记者在骆山村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骆山大龙)代表性传承人杨木海。“骆山舞龙民俗来源于一则传说。”据杨木海介绍,明代万历年间,骆山村考取了一名进士名叫杨培庵,先后出任过漳州知府、江西省和河南省按察使、布政使等职。晚年告老还乡,避雨庙中,救下一条受到惩罚的小白龙,还将小白龙带回了骆山村,让其行云播雨,造福百姓。从此,骆山村便有了舞龙的习俗。
“每年春节到元宵之间都有舞龙表演,从青壮年到八九岁的孩子,每家每户都要派人参加,最少一人,总共有500多人。分别承担掌旗、掌灯、吹喇叭、舞龙、跳珠、跳云等任务,这样才能把一条大龙舞得气势磅礴,呼风唤雨。”杨木海说。
溧水经济开发区沙河行政村甘家庄的舞狮名气也很大。甘家庄舞狮队的领队陈新告诉记者,舞狮习俗在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进入中国,大多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表演。
“甘家庄秦氏舞狮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当时秦家是河南罗山一带专门从事舞狮艺术表演的一个家族,小有名气,民国时期为逃避战乱,先祖秦化龙带领族人举家迁至今溧水甘家庄定居。”陈新说,“为维持生计,每逢元宵等节日都进行舞狮表演,秦化龙去世后,后辈们继承衣钵,还获得过‘北狮王’称号。”
秦家后辈秦善敏,16岁开始学习舞狮,今年60岁了。据他介绍,舞狮首先是技术活,必须经过长时间训练,因为要跳到桌上表演,如果不慎摔下来,很容易受伤;其次是体力活,一次表演20分钟到半小时,一场表演下来,全身是汗。
90后朱柏林是舞狮队最年轻的队员之一,舞狮已有5年左右时间。“虽然平时工作比较忙,但舞狮是我们村的传统民俗,不能丢,一定要传承下去。”他说。
旱船、“走北”
展现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条“船”上坐着几位红衣女子,上方有一座小凉棚,覆盖着紫绒布,四周边缘饰有金黄色花边和红色的流苏,“船”身围有色彩明艳的布幔,两侧是几位拿着木桨、头戴软帽的划“船”人。
随着唢呐、锣鼓响起,“船”中人踩着节奏表演起来,划“船”人夸张地合乐划桨,大家相互配合,进退有序,随着“小船”上下起伏,左摇右晃,“船”身流苏摇曳,布幔飘动,如同行驶在河水之中……
这是连云港地区的旱船表演,姜秀兰是旱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春节以来,一直在外面表演,每天忙忙碌碌。”姜秀兰今年81岁,但声音洪亮。
旱船表演的民俗是何时兴起的呢?据姜秀兰介绍,相传大禹治水时,征用官船和民船,一是运送各种物料,二是装满石头沉入水中堵水。治水成功后,老百姓以旱船表演的形式表示庆祝。元宵节表演旱船,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如今在全国多地都极为流行。据介绍,连云港地区海岸线较长,近海河道纵横交错,水上交通及渔业兴旺,是产生旱船艺术的土壤。
江南一带的荡湖船和旱船较为相似。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朝阳村的朱小红是芙蓉荡湖船代表性传承人。“荡湖船自清代起盛行于常州地区各县属乡镇,在横山桥芙蓉地区流传也已有100多年历史了。”朱小红说。
“一场演出需要排练十天左右,不同的主题需要设计不同的动作和排场。”朱小红说。荡摆步、迎浪步、波浪荡步、金鲤甩尾、矮步划桨,表演者的一举一动始终呈现船的晃动感,展现出江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以刻画出乡民们驾彩舟、唱山歌、庆丰收的喜悦情景。
每年元宵节夜晚,南京江北新区长芦街道陆营社区方巷小区,几十位方氏族人身穿明代服饰,提着灯笼,一路向北,村民们纷纷加入,旌旗飘飘,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这一奇特的民俗不但成为当地人闹元宵的特色节目,而且被确认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巷人走北”传承人方金花告诉记者,这个习俗已延续了500多年,是为了纪念方巷第一代老祖宗方瑛。当年他把全家安置好以后,只身一人又回了趟老家。临行时他告诉家人,待他把老家的事处理完毕,估计要过正月十五才能回家。方瑛走后,他的夫人和三个儿子左等右盼,直到正月十五傍晚始终未见方瑛的踪影。兄弟三人在母亲的带领下,手持灯笼火把,北走寻亲,结果始终未能再见亲人。
从此,每逢元宵节,当地方氏宗族后人都要自发组织“走北”活动。原本500人的村子最多时有一二千人参与“走北”,巷口摩肩接踵,十分热闹。
“‘走北’习俗,原来包含了祭祀怀祖、祛病除灾的含义,现在更赋予欢乐祥和的新含义,表达在新的一年中平安顺利的美好祝愿。”方金花告诉记者,“如今活动出现了三多:年轻人多,外地人多,在外工作的方巷人回来参加活动一年比一年多,‘走北’的气氛也一年比一年热闹。”
记者手记
传承民俗文化 也需“厚积薄发”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传承人的年龄已不小,都有后继无人的担忧。即使有年轻人参与,多是兼职,元宵之后,他们到城里上班了,等到来年再参与,致使每年重复相同的动作,唱着相同的曲词。
民俗文化活动,如果每年形式差不多,表演者也是旧人,与当下的文化交流存在着“代沟”,那么观众开始觉得新奇,渐渐也会失去兴趣,加剧民俗传承的危机。
秦淮灯会省级传承人陆敏的思考也许能给我们启发,他说:“花灯如果没有吸引年轻人的新品种,在市场上是立不住的,秦淮灯会也会失去生命力。所以花灯制作也需要厚积薄发。元宵之后,我就想着明年的作品,始终求变,我的目标是:我们的花灯即便5年后拿出来再看,也不过时。”
民俗文化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不是供人怀旧的文物,不是一笑而过的热闹,不能仅仅依靠输血生存,应当不断创新,或者与当下的文化专业团队合作,与时尚文化潮流相融合。这样,节日之外,也能走向市场,反复磨练、自我扬弃,打造出精品,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让民俗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