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决了陶瓷考古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南宋“平江官窑”是如何被发现的
横跨千里的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东西,也串联起历史与未来,形成独特的运河文脉。从宋元祭祀陶器,到明清皇家金砖,苏州的元和塘汇入大运河,将璀璨的江南物质文化通过运河水道向更广阔的空间传播。
近日,20多位考古学者云集苏州,对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元和塘两侧的元和塘古窑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确认元和塘古窑遗址就是南宋时期“平江官窑”的所在地,并曾于明清时期持续生产御窑金砖。一系列考古发现,正进一步推动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及大运河沿线的考古发掘及文化研究。
大型古窑址群重见天日
元和塘,原名常熟塘,因古代常熟设州,故曾名“州塘”,为历史古河道。唐元和二年(807),苏州刺史李素开常熟塘,自苏州齐门至常熟,竣工后改名为元和塘。从2016年到2022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在元和塘两岸开展了四次田野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
记者从元和塘古窑遗址发掘项目领队刘芳芳处了解到,2021年,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准备开发建设陆慕老街商住项目,根据相关规定,项目开发前需进行考古前置工作。“早在2016年及2019年的两次考古发掘中,我们就曾发现此处地下有水井、灰坑、水池等文化遗迹,出土各类遗物,其中包括大量刻有特殊纹饰的黑陶片及烧造变形、残破的器物,推测这里可能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古窑。”刘芳芳说。
通过这两年的考古发掘,这种猜测逐渐得到证实。在元和塘古窑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窑址、道路、灰坑、井、沉淀池、墙基、排水槽等遗迹,分布在长2.3公里的河道两岸。发掘区内出土了大量早于明代的遗物,以烧造变形或残破的器物、建筑构件为主,器型有盆、灯盏、扑满、钵、甑、铃铛等。特别是一批黑陶器颇引人注目,包括灯、尊、罐等过去在此地未发现过的器型。
在对数千件遗物进行清洗、分类、拍照、拓印等一系列处理后,考古人员发现部分陶器上有夔龙纹、回字纹、云雷纹、梅花乳丁纹等纹饰,这些遗物来自宋代,有着明显的仿青铜器风格。若干件黑陶尊类器上,还残留着漆层,疑似皇家祭祀所使用的高档陶礼器。
随着研究深入,专家将这批陶器与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御街出土的器物进行了比较,并联想起南宋《中兴礼书》记载过的一个机构——“平江官窑”。
“平江官窑”所在地终获认定
“平江官窑就位于苏州,但它究竟在哪里,千百年一直是一个谜。”刘芳芳说,《中兴礼书》是南宋太常寺编纂的礼制文献,书中明确记载,南宋偏安江南,在结束了与金国的长期战争后,宋高宗赵构认为政权已经稳定,遂于绍兴十三年(1143)诏令恢复郊祀天地。祭祀所用的一批陶瓷礼器,是依据内府提供的《宣和博古图》交由“平江府”烧造的,平江府是苏州旧称,这个“平江官窑”就是为皇家祭祀烧制用具而设置的机构。
“平江官窑”后来为何会湮没无闻呢?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研究员认为,“平江官窑”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在郊祭后的次年,南宋朝廷便设立了礼器局,由中央政府统一制作祭器。也就是说,平江府仅承担了一次朝廷下达烧制祭器的任务,“平江官窑”实际上是临时御窑。
刘芳芳从多个方面论证元和塘古窑遗址就是南宋时期的“平江官窑”。她告诉记者,首先,元和塘所在的陆慕地区附近有 “御窑村”“南窑村”“南窑上”“窑湾里”“金窑街”“南窑街”等,这是这座窑址在地名流传中留下的印记。其次,明清时代,陆慕以烧制明清皇家建筑所用铺地“金砖”而闻名,陆慕烧砖的传统应该还可以往前追溯到唐末五代,有历史传承脉络。除了技术与人群之外,陆慕窑业也需要合适的土壤和水路运输路线。第三,元和塘古窑遗址出土部分陶片上点缀的夔龙纹、回字纹、云雷纹等纹饰,有明显的青铜器风格,可能与皇家祭祀有关。遗址上出土的陶灯,也与杭州南宋御街遗址出土的陶灯相似。
在对元和塘古窑遗址进行认真考察、对出土文物进行缜密考证后,多位专家学者给出了同样的观点。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光尧认为,遗址上出土的陶器符合南宋《中兴礼书》关于“平江官窑”的论述,能与对照官方烧造礼器的图册——《宣和博古图》及《三礼图》对应上。“比如出土陶器中有一种纹饰是一个人顶着一个盆,与《三礼图》里的一种礼器完全一致。这些陶器烧造的精细程度,以及陶片上点缀的龙纹、凤纹、云雷纹、缠枝花卉纹、梅花乳丁纹等仿青铜器纹饰,也具有皇室祭祀用具的特征。”
来自杭州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也认为,该窑址属于南宋时期。“从窑炉结构,包括窑炉前面的工作面、窑炉砌筑工艺以及砖铺道路等看,都具有南宋皇家风格。”
与会专家据此认为,苏州相城区的元和塘古窑遗址,就是承担南宋宫廷烧造任务的“平江官窑”。这一大型古窑遗址也是苏州已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面积最广、保存最完整、等级最高的窑业遗存。
明清御窑金砖曾在此烧制
窑炉之火生生不息,窑作技艺薪火相传。专家还披露,元和塘古窑遗址不仅是“平江官窑”所在地,还曾在明清两代为北京故宫烧造铺地“金砖”。“在遗址现场,我们发现,窑炉经过反复砌造,地层关系复杂。可证明其延续的时间很长,大概有几百年。”王光尧说。
苏州御窑金砖的烧造,起自明代永乐,延续至晚清,代表中国古代建筑用砖的最高技艺水平。人们常说,紫禁城是从大运河上漂来的,陆慕生产的金砖就是顺着元和塘通过大运河北上抵达京城,用于皇宫的修建和维修。
考古遗址上,编号为Y2的窑址被专家认定为曾用于烧造金砖。这座大型古窑直径近5米,是一般古窑的两倍大。在古窑的中心窑床与窑膛内壁间有6个架空的扇形空间。刘芳芳分析,这种结构结合了冷底窑与热底窑的特点及功能,利用特殊的结构,帮助热流循环,达到窑温整体均匀,从而使金砖在烧制时能受热一致。在古窑附近,作为砖窑配套设施的晾坯区、大型沉淀池以及运送金砖等产品至码头的沿河砖路,也已陆续被发现。
在考古现场,记者看到了不少金砖残件。它们的表面呈现水泥般的青灰色,质感光滑坚硬。从横断面看去不含一丝杂质和任何气孔,用手叩击会发出清脆、金属般的响声。它们是当年烧造时破损、不合格的边角料,今天却成为重要的考古证据。
与南京明城砖一样,苏州陆慕金砖的烧制也采用严格的“生产责任制”,砖面刻有铭文,内容包括金砖制作的时间、尺寸、负责人等,以便后期追溯查证。考古工作人员在金砖上发现了嘉靖、雍正、同治、光绪等明清年号,足以证明元和塘窑址至少沿用了几百年。
王光尧认为,从南宋作为“平江官窑”到明清时期烧制御窑金砖,元和塘古窑遗址的发现,见证了苏州手工业技术的传承,对于推进苏州江南文明探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