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要闻

全力推进防汛、水资源、砂石资源安全等各项水利重点工作——坚决筑牢“水安全”坚实基础

3月22日,我市在珍珠广场举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纪念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是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

过去一年,我市围绕防汛安全、水资源安全、砂石资源安全,全力推进各项水利重点工作,切实守护我市“水安全”底线。

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

各级水利部门千方百计保障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全年共完成水利投资约13亿元,其中争取省以上投入约6亿元,通济河、句容河整治、丹阳迎丰河排涝站除险等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开工;长江谏壁引河整治、丹徒世业洲堤防等项目有序推进;世业洲先锋段及和畅洲大窝塘应急加固工程顺利完工;长江扬中段二期整治工程开工在即。扬中、丹徒加强项目攻坚、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推进长江堤防应急治理工程,我市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

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深入开展水利工程质量提升行动,重点水利工程优良率达到60%以上,质量工作考核并列全省第一;全年整改安全生产隐患1318个,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扎实推进长江流域、太湖流域防洪规划编制,正式印发《镇江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市政府专题听取防洪项目安排,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支持力度。

扛牢防汛职责实现安全度汛

2024年汛期,我市主要遭遇3轮强降雨和2个强台风袭击,梅雨量较常年偏多6成,长江(镇江站)超警戒水位达24天。

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各级水利部门坚决扛牢防汛职责,领导干部分片挂钩,坚守一线,扎实做好工程调度、监测预警、应急抢险、组织指挥等工作。其间共完成57项预案修编,组织推演演练19次,整治23个主要度汛隐患,完成24处城市防洪排涝治理项目。

各级防办滚动会商、连续作战,根据水雨情变化,启动调整应急响应11次,累计巡堤查险超8万人次,处置8处较大险情,全市实现安全度汛。

制度保障与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牢记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挥河长制制度优势,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太湖综合治理、河湖保护行动等工作,全年打捞水面漂浮物近3万吨,助力整治黑臭水体21条,治理水土流失约16平方公里,新增幸福河湖80条,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继续保持100%。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通过水利总量动态管控和差异化水效考核机制,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44亿立方米,单位GDP水耗较2020年下降23.2%,水资源中心服务指导江苏大学入选国家级水效领跑者,金东纸业入选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

不断拓展水权交易模式,完成全省首单跨市用水权交易,我市累计完成10例水权交易,交易量约1.58亿立方米,交易类型为全省最丰富,交易总量为全省最多。

《镇江市河道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制度保障与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保持高压态势巩固长江禁采成效

认真抓好日常值班巡查和各阶段禁采联合执法行动,水利、公安、海事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8次,出动执法人员10611人次,执法车巡查798次,执法艇巡查1913航次,移交问题线索2条。

对违法违规采砂问题较突出的河段,水利执法部门按照“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步调一致、形成合力”的原则,开展不间断巡查、夜间巡查和驻点蹲守,坚决防范非法采砂反弹和无砂来源证明的运输行为。

加强同沿江各市的联合执法,与南京、扬州、泰州、常州等市水行政执法队伍联合开展跨界水域联合巡查10次,确保长江镇江段采砂管理秩序稳定可控。

强化对疏浚砂综合利用和疏浚采砂项目的现场监管,积极推进江苏省长江河道疏浚砂综合利用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加强砂石电子采运管理单使用及现场核验,有效保障疏浚砂综合利用工作安全、有序、顺利实施。

今年,市水利部门将认真谋划启动“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实行水资源动态管理,持续巩固长江禁采工作成效,切实保障长江河势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和生态安全。 (记者 胡建伟 通讯员 李政委)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7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