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包河区图书馆主办、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协办的“解密《国医》背后鲜为人知的创作故事”分享活动在包河区图书馆举行,活动邀请到了长篇小说《国医》作者、知名作家春桃现场揭秘中医题材文学创作背后的故事,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中医从业者参加。
长篇小说《国医》首次出版于2023年7月,该小说以春桃的公公——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医陈万举为原型,讲述他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传奇人生,探寻中医的奇迹。在作品中,作家春桃将对传统中医学的敬畏,对医者所饱含的深情诉诸在字里行间。
在分享会现场,春桃以《国医》的创作为主线,分享了书中鲜为人知的采风经历与人文思考,并且围绕中医文化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春桃介绍,自己的创作初衷源于对民间中医智慧流失的担忧,书中人物原型来自走访中的真实医者,他们“以仁心守正创新”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她。“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哲学和生活的艺术。希望通过文学的力量,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春桃说。
作为本次分享会的主持人,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副会长马丽春从文化传播角度切入,提出“让中医走出专业圈层”的倡议。她认为,中医书籍的推广需打破传统模式,借助短视频、跨界联名等新媒体形式,将晦涩的医理转化为大众能感知的生活智慧。
在互动环节,嘉宾与与会者就“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展开热烈讨论。春桃以《国医》中的案例为例,指出“师承制面临断层”“中西医融合困境”等现实问题,呼吁社会关注中医传承体系的保护与创新。
活动还特别设置签名环节,读者排起长队与作者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这次文学创作分享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注入了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夏伟 通讯员 王琪